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都市快报 邵医骨科范顺武教授团队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04-21 4306

邵医骨科范顺武教授团队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都市快报 2017年4月21日星期五 A22版 浙医在线

我们要做有思想有情怀的外科医生

用17年研究腰椎退变性疾患

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我有位病人,因为年纪大了,腰椎发生严重的退行性变,走几步路就会腰痛腿麻。他和老婆逛超市,只好时不时蹲下来,装作是在看低层货架上的标签。这样因腰病引起的生活尴尬,在老年人中很多很多,但因为年龄与体质的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承受大型手术,我们的科学研究,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尽可能解决手术创伤的问题。”

前天,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教授团队10人,凭借“腰椎退变性疾患微创化治疗的技术和应用”,荣获2016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省各界一年的科研项目中,总共评出28个一等奖。

会后,范顺武教授接受了快报记者独家采访。

腰椎退变性疾患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据杭州市老龄工委统计,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59.13万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6.1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45%。据测算,到今年底,杭州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将再增加10万人左右,老龄化程度将达到22.26%。

“人体从21岁开始,椎间盘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退变,所以你可能想不到,腰椎退变性疾患现在已经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门诊疾病。到了60岁的时候,100%的人都会有腰椎的退行性变,其中大约10%需要手术治疗。”

范教授说,这些需要手术的退变性疾患包括腰椎管狭窄、腰椎盘源性腰痛、腰椎节段不稳症和邻椎病翻修、腰椎滑脱等等。

可是,谁都不想做大手术,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下降,很多人根本耐受不了。

怎么才能尽量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

是不是一定要开大刀把背部皮肤、肌肉都扒开来才能接触到脊柱?

从2001年起,范顺武教授先后带领方向前主任、赵凤东主任等10人,开始致力于研究各种微创技术在脊柱手术上的运用,微创的精髓就是手术创伤小,永久性疼痛等后遗症少。

奋斗17载,邵医骨科

奠定脊柱微创领域“江湖地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7年研究,邵逸夫医院骨科在脊柱微创领域取得了国内,甚至国际上不小的声誉——

国际上,首次证实剥离是腰椎后路术后多裂肌损伤性萎缩的主要因素(开大刀确实会对背部肌肉造成一定的永久性创伤)。

国际上,首次研发腰椎后路小切口技术(微创技术的一种,可减轻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国内,首次研发腰椎前路小切口技术(微创技术的一种,不损伤脊旁肌肉)。

国内,首次研发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技术(微创技术的一种,几乎不损伤多裂肌)。

目前,他们研发的微创技术,已在国内23家医院推广应用。

他们还研制出腰椎微创手术配套器械2套,融合器1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4项,发表相关SCI论文4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高达IF8.557。

要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外科医师

有了强大的科研成果做支撑,现如今,邵逸夫医院骨科八成以上的脊柱手术都已采用微创技术,平均每月都会为6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做微创腰椎外科手术。

下腰椎疾病方面,他们已形成一套微创手术体系——

单纯性解除神经压迫的,可以用椎间孔镜;

轻度腰椎滑移和不稳、轻中度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的,可用OLIF技术;

重度腰椎滑移、重度椎管狭窄的,可采用微创的小切口腰椎融合手术;

外伤导致的脊柱骨折,可采用经过肌肉间隙的微创内固定手术。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尽可能地把复杂的临床问题简单化,实实在在地解决病人痛苦。我们希望自己不仅会做手术,还要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外科医师。”范顺武教授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