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晚上鼾声如雷,等红灯都能睡着?打呼噜也是病?


打呼噜≠睡得香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死
2017年03月10日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梁婧娴通讯员王家铃周素琴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梁婧娴通讯员王家铃周素琴)睡觉时打呼噜,在很多人眼里司空见惯。一个人睡得很香,人们往往用“鼾声如雷”来形容,认为呼噜打得越响,就睡得越沉。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过多年的研究,许多睡眠医学专家都发现,打呼噜不仅不能代表高质量睡眠,反而蕴含着极大的危险。
晚上鼾声如雷白天哈欠连天
这是病,得治
老周是浙江义乌人,在小商品市场经营一个商铺,作为呼噜界的“资深患者”,说起打呼噜这个事,他感触颇多。
“我们生意人,应酬比较多,白天要做生意没时间陪老婆,本想着趁睡前大家聊聊天,结果我一沾到枕头,就呼呼大睡,根本顾不上和老婆说话。”老周叹了口气。
更让他苦恼的是,他还爱打呼噜,而且声音震耳欲聋,有时打着打着突然就暂停了,要过老半天才缓过那口气,每次都把妻子吓得不轻,“她吓得以为我要憋气憋昏过去了,赶紧把我叫醒,叫醒之后没说几句话我又是鼾声连连。”
打呼噜打了几十年,老周一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最近两年,他明显感觉容易疲劳,顾客多问几句就会不耐烦,每当一个人静下来时就能进入梦乡,甚至有一次在开车等红灯的时候都睡着了,还是后排车辆猛按喇叭把他叫醒的,“现在想来还真有点后怕。”
几个月前,老周的妻子因为声带息肉,前往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开刀,无意间发现同住一个病房的小孟就是打呼噜来做手术的。老周一问,自己在夜间打呼噜的声响和憋气跟小孟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下他才意识到原来打呼噜也是一种病,得治。
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芒问了老周打呼噜的情况,又检查了他的鼻腔和咽喉部,再给他做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老周入睡6.5小时,呼吸暂停了200多次,最长暂停时间竟达到55秒,缺氧时间3.5小时,最低血氧55%,属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重度低氧血症。
通过微创手术,老周终于和震耳欲聋的呼声说“拜拜”了。“这几个月,我感觉睡觉没有再憋气,白天精力也好了,老婆说打呼噜声音也轻多了。”老周笑着说。
别把打鼾不当回事
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死
肖芒告诉记者,老周打呼噜这个疾病,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疾病患者除了呼吸暂停,还有频发的微觉醒,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睡得并不熟。”
此外,由于上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阻力增加,打鼾者在睡眠时常常是张口呼吸,让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咽喉部,醒来时往往咽干舌燥,很容易引起咽炎、咽部充血及水肿等问题。
同时,由于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会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这是促发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晚上打鼾还容易造成白天困倦和嗜睡。
肖芒发现,40%~6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是与其他高血压不同,这类患者的血压大多为晨起升高,并且靠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很差。“这些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肖芒提醒,千万不要把打鼾当作睡得香甜的表现,应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一旦有类似情况发生,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治疗方法有3种:
1.减肥,侧卧睡眠,避免睡前饮酒和使用镇静剂,白天避免过度劳累;
2.睡眠时戴一个与呼吸机相连的面罩,由呼吸机产生的强制气流增加上呼吸道压力,无论在吸气或呼气状态下都能保持恒定压力,使上气道始终保持开放,避免塌陷或阻塞;
3.手术治疗,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福利活动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健康睡眠情况,更详细了解鼾症的病因、表现、危害及治疗情况,在“3.21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围绕“健康睡眠,远离慢病”主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举办鼾症医患交流会,以引起全社会对健康睡眠的关注。届时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睡眠呼吸专家将有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咨询、医生义诊、抽奖等环节,更有若干位睡眠多导监测体验名额免费赠送。
活动时间:3月19日(星期天)下午14:00—16:30
活动地点: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行政楼2楼第七会议室
活动人员名额:50人
报名时间:2017年3月10日08:00——2017年3月15日17:00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报名。
咨询电话:0571- 87887452 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