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 24岁杭州姑娘瞿火儿香消玉殒 留下一双角膜帮助两人重获光明


青年时报: 24岁杭州姑娘瞿火儿香消玉殒 留下一双角膜帮助两人重获光明 |
信息来源:青年时报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A06版善新闻 发布时间: 2017-02-14 |
![]() |
和病魔抗争了7年多 24岁杭州姑娘瞿火儿香消玉殒 留下一双角膜帮助两人重获光明 来源:青年时报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A06版善新闻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24岁,你只有24岁,你承受的已经够多了……别担心,别害怕,你的眼睛会继续替你看着这个世界。”2月10日10点26分,曾经被杭城许多医务人员牵挂的24岁姑娘瞿火儿(本名瞿妍钰)告别了人世。昨天,也是她离世后的第三天,她生前最为要好的病友“小懒熊”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句话。 这三天来,瞿火儿虽然离去了,但两个失明的患者因为接受了她捐赠的角膜,重新获得了光明。 年仅16岁患上罕见疾病 她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2009年,年仅16岁的杭州姑娘瞿火儿,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糖尿病,一种目前在医学认知上难以分型、也鲜有记录的糖尿病。这种特殊的糖尿病,无论是疾病自身表现还是并发症,都让各路专家手足无措:血糖、血压忽高忽低、发病毫无征兆,足跟骨瘤、肺部感染、反复肠梗阻、左耳失聪…… 7年多来,大大小小几十次住院、几百次就医,瞿火儿最好的年华都耗在了医院的病房里。她去过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也去过以治疗糖尿病见长的上海六院,更别说杭城的这些大医院了,可专家们始终找不到她发病的病因与病理,所能做的只有缓解症状。这也成了所有关注她的医务人员心里的痛。 因为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就诊住院多次,瞿火儿已经把这里亲切地唤作“外婆家”,并和医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3年在邵逸夫医院住院期间,内分泌科副主任王舟是她的主治医师。昨天,王舟告诉记者,即便得知自己的病情很复杂,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治疗,但瞿火儿依然很坦然,积极配合治疗,对陪伴在她身边的医务人员频频表达感谢之情。 “我记得那一次出院前,她给我们科的医务人员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是以诗的形式写的。身患这样的重病,她却以坚韧的毅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一直坚持着,不简单!”王舟感慨地说。 “乐医帮”点燃蜡烛 哀悼这位懂得感恩的姑娘 正如王舟所说,瞿火儿是一个特别懂得感恩的姑娘。 患病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写过的很多文章流露的全部是感激和谢意。无论是在邵逸夫医院,还是其他医院,所有接诊、护理过瞿火儿的医务人员对她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她从来都是为他人考虑多过自己,哪怕有一点点能力,她都很想为别人多做一点事情。甚至在她患病之后,她还曾三次无偿献血。 “我和火儿是在网络上互相知道彼此的存在的,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跟自己一样同病相怜的人。”瞿火儿生前最要好的病友“小懒熊”告诉记者,自己比瞿火儿小一岁,在和瞿火儿认识的三年多里,两人一直在内心相互鼓励,“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生死,但我清楚,死亡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本该享受24岁女孩应该享受的一切,可被疾病折磨得已经太疲惫了。” 当瞿火儿离世的消息传开后,很多曾经和她相处过的医护人员都悲痛不已。邵逸夫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在微信朋友圈里表达了哀婉之情,杭城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在自发组织的微信群“乐医帮”里为她点起了蜡烛。 临走前她留下一双角膜 帮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这些燃起的蜡烛,不仅仅是对瞿火儿表达的哀思,更是对她在生前做出捐献角膜决定表达的敬意。 在和病魔斗争了7年多、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瞿火儿决定捐出自己的器官,但由于全身各脏器已经衰竭,她选择捐出了自己的一双角膜。 2月11日,在瞿火儿去世的第二天,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用她的一双角膜为两位病人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这两个接受瞿火儿角膜捐献的患者,一个术后第一天就恢复到了0.3的视力,另一位术后第一天视力达到了0.12,目前都已经顺利出院。 “她大概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想留下点什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想着要为他人做点什么,为医疗事业做点什么。”“小懒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