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荣获“2016年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热烈祝贺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荣获“2016年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11月18日上午,我国医院管理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2016中国医院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薛晓林主持,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曹荣桂,总后卫生部、武警卫生部、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各位领导、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等出席大会。
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医院协会2016年优秀医院院长和突出贡献奖”颁奖活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荣获“2016年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优秀医院院长和突出贡献奖评比表彰活动是经国家卫计委批准,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针对我国医院管理者的大型评比表彰活动。该活动自200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表彰医疗卫生行业科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等新举措,树立行业领军人物典范。
作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院长,蔡秀军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工作理念,以“创新”为抓手,以“实干兴院”为路径,在医院管理方面呈现诸多创新点与亮点,同时为国家医改提供了探索性的经验。
蔡秀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组委员,浙江省腔镜技术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
智慧医疗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2013年,蔡秀军履新邵逸夫医院院长之时,医院日均门诊量已经达到8000多人次,门诊空间常常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烦”不仅是患者和医生头疼的问题,更是蔡秀军院长日夜思索的心事。为了让更多患者方便就医,蔡秀军院长把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带领邵逸夫医院成为“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典范。
2016年3月2日,全国首个医疗移动支付2.0试点发布会在邵逸夫医院举行,这是浙江省第一个支持医保的支付平台。其实在两年前,邵逸夫医院就已经开设了支付宝“邵逸夫医院服务窗”,但是因为无法绑定医保卡,使用率一直不高。而且,多数老年人也不会用。
有了2.0版本的医快付,患者的就医流程变成这样:打开“医快付”App,选择相应的科室和具体时间进行挂号,利用生物识别支付,按一下指纹就可以;支付成功,App上会显示邵逸夫医院地图,可以轻松找到B超室、验血处;做完检查,手机会提醒拿到报告单的时间;就医结束还能做出评价,提出意见。而且,每个人可以绑定5个家人的医保卡,子女在手机上就可以帮助老人完成预约和支付。
相较于传统医疗,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导下的就医时间从原先的4-5小时,缩短为1.7小时,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大力推进 “双下沉”,基层百姓得实惠
在蔡秀军院长的带领下,邵逸夫医院近几年在对口支援基层医院方面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并与帮扶团队共同建立了一套具有邵医特色模式:以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提升当地水平,通过接收进修、轮训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医院的培训;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充分利用邵医健康云平台的优势,对接所有帮扶医院,开放优质医疗资源与当地医院共享,为分级诊疗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技术与管理双双下沉,实现总院和分院同质化管理;以医疗资源向乡镇辐射,推动分级诊疗,实现省级医院-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三级联动。
“双下沉”工作显著提高了帮扶医院的管理水平、急救能力,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真正使得基层群众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致力于成为医疗行业的“最佳雇主”
在蔡秀军院长眼里,医院领导层应当给予员工更多关爱。这样,员工才会将这份关爱传递给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蔡秀军院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将门诊挂号费的85%提给医生个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为了及时了解员工和病人的想法,开设了微信和实体两种院长信箱,做到每信必复;启动“三位一体”招聘面试体系,在临床医学应届毕业研究生应聘前,增加两周试岗环节;首推“我来体验当病人”活动,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增设医患换位体验。这些创新管理模式,不仅获得了员工、患者的认可,并且得到了同行的肯定,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及国内许多基层医院也将“我来体验当病人”放入了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中。
在全球知名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和丁香园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调查报告中,邵逸夫医院位居全国第7名,连续两年蝉联浙江省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