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实践故事 |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浙大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探索微创医疗器械的未来

2024-07-22 20

依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深入了解当前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应用生产及相关市场情况,并进一步认识微创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现状,浙江大学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22日在李天瑜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杭州唯精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进行学习与参观。浙江大学实践团队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基地开展活动,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实践机会和经验。

image.png 

唯精医疗: 

唯精医疗专注于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及系统研发,是一家以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医疗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型企业。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唯精医疗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核心管理团队拥有多年研发经验,特别是在多孔及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攻克并掌握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结构设计、控制体系、核心算法、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得益于工程研究中心各部门的支持,包括管理办公室、综合实验室、动物实验及培训平台、转化医学科/研究型病房和生物样本资源库。

通过产学研医检的研发模式,唯精医疗布局了三臂、四臂多孔手术机器人及单孔手术机器人等多条产品线,并开展了力反馈、视觉伺服等前瞻性技术研究,积极协助医院推进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助力微创智能手术新时代,造福更多患者。工程研究中心的动物实验及培训平台为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培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实践基础。

唯精医疗的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和发展历程,使他们对唯精医疗有了全面的认识。唯精医疗展示了其在学术能力、工业化能力、业务能力及商业化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深耕医工信交叉融合领域,并与全国数千家三甲医院建立了高度合作关系。在战略股东的深度交流合作与支持下,唯精医疗打造出了具有极高市场竞争力的多种核心产品,涵盖四臂微创手术机器人、单孔手术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材等。生物样本资源库在多学科、多病种的样本保藏和管理方面也为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image.png

此外,唯精医疗采用“系统+耗材+服务费”的业务模式,搭配医疗机器人全自动产品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了充足动力。不同于单纯开展研发的实验室,唯精医疗在设计产品时不仅需要考虑更为普适的临床需求,还需对原型机的实验测试、量产零件供应、批量生产质量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并准确估计产品未来的市场规模及后续的营销策略。转化医学科/研究型病房在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为产品市场化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介绍,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微创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市场不仅需要扎根前沿研发领域,提升产品的创新竞争力,还需要深入结合临床实际应用,使产品更具实际价值。唯有将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具市场潜力的医疗器械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与唯精医疗的合作关系,以及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保障。

image.png

参观与实践: 

在详细地介绍了唯精和康基的发展沿革、战略布局、学术队伍和专项成就后,相关技术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和学习了公司重点项目——四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该新型手术机器人在外观上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包含手术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的手术台;由医生操纵手柄、再传达至执行器的控制台;提供高清的手术现场图像、供相关人员监视的视觉系统。专业人员介绍道,相较于传统的三臂系统,四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操作灵活性、减少对助手的依赖、视野管理和复杂手术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广泛应用于高级腹腔镜手术、心脏手术和泌尿外科手术等领域。四臂系统的便利之处在于简化手术流程、提升手术效率、改善患者恢复以及增强用户友好性。

image.png

在初步了解四臂机器人的相关结构和操作技巧后,每位实践团成员都得到了宝贵的机会,亲身接触和体验该机器人的实际操作。尽管初次上手时存在一些困难,对机械臂和执行器的操控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在全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逐步完成了对内部示范操控单元的定向移动、形变和异位操作。这次独特的实践体验,使实践团成员不仅对四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有了直观认识,还深刻体会到了高科技医疗设备对手术精准性和效率的巨大贡献。

通过这次参观与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微创医疗器械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image.png

Q1:目前公司主要从事哪些类型的手术机器人和微创医疗器械研发?

 

A:现阶段公司主要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三臂、四臂以及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同时开发多种微创医疗器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国产替代,实现对标海外领先技术的同时,提升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Q2:在技术研发和生产中,贵公司如何利用国内产业链的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实现超越?

 

A:通过对三臂、四臂和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及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公司致力于实现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在充分利用国内成熟产业链的优势下,我们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快速迭代,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借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换赛道”策略,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策略和国际合作,逐步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目标,推动国内微创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Q3:贵公司在决定研发一款新产品时,主要依据是什么?是由资本驱动、市场需求、行业跟随,还是创新想法所决定的?

 

A:我们在决定研发新产品时,会综合考虑临床需求、市场分析、现有资源、团队建设、工艺生产、动物实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我们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通过调研和讨论,识别出普适的临床需求,确保产品能够真正服务于医疗实践。

其次,我们注重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并选择海外先进产品作为对标对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和资源,优先研发与现有产品线相配套的新产品。

我们高度重视多学科团队的建设,汇集工程师、生物学家、医学专家和市场分析师等跨学科人才,以促进创新。

为确保工艺可行性和生产稳定性,我们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进行大量动物实验,以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发新产品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通过多渠道融资确保研发工作的持续进行,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政府资助,以推动产品的快速落地。

这种综合考量的决策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成功率,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同学:在研发中心的参观应该是我们整个调研必不可少的一环了,在这里,我们从研发到上市的具体流程里的困惑都得到了解答。在指导老师的陪伴下,该公司的技术工作者将我们引入会议室,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核心产品:四臂手术平台、医生控制台等。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我们亲身体验了医生操作的步骤。在亲身体验过程,我们了解到更多在研发过程里要考虑的因素。

本次参观最大的收获是在对医疗器械市场得认识更全面:到医疗器械的研发相对周期较长,尤其深入的对专业人员的采访和技术的融合是前期的两大难题,后期的商业化销售也需要更多的与医院合作,除了这些难题,国内政策扶持促使国产医疗器械市场生机蓬勃。

image.png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