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新婚小伙睡醒突发中风


新婚小伙睡醒突发中风
房颤引发的中风“猛于虎”
来源:钱江晚报 2016年6月2日 B11版 名医馆
本报讯 提起中风,人们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高血压。然而,还有一种疾病引发的中风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房颤。
今年的6月6日是第四个“中国房颤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蒋晨阳主任医师指出,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与平常人相比,高出近5倍。数据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高达25%。
蒋医生讲起前段时间接诊的一个27岁小伙。小伙子新婚不久,早上睡醒突发中风,送到医院右边身子已经不能动,命是保住了但后遗症很严重。“病因就是房颤,他平时有心慌、眩晕等症状,如果能及时诊治,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预防方面,蒋医生提了两点。一方面,出现心悸、气急、头晕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注重随访;另一方面,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较高者要服用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
现实生活中,一些患者习惯服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来预防中风,但目前研究显示效果并不理想,最好根据医嘱使用药物。
现在,杭州很多医院比如邵逸夫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抗凝门诊。
蒋医生提醒,房颤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评判个人的中风风险。如果中风风险较高,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症状是阵发还是持续性,一定要坚持按医嘱服用抗凝药,不可随意停药。 本报记者 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