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顺武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解码骨关节炎发病与进展的新机制


骨关节炎是最重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也是代谢相关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有很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超过60%的老年群体。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为患病关节疼痛、僵硬、活动范围缩小与肿胀等。随着年龄的增大,关节软骨的退变与磨损是引起骨关节炎的最主要原因。然而,现阶段对于骨关节炎的发病及进展的分子机制的探索仍然有限,治疗方案也主要局限于对症止痛及手术干预。
近期,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的范顺武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提为“Metabolite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 functions as a destabilization enhancer of SOX9 mediated by DDAH1 in osteoarthritis”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可以促进软骨细胞衰老及退变的小分子代谢物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这对明确骨关节炎发病与进展的机制,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该研究团队通过代谢组学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发现ADMA在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分泌显著增加,在早期关节炎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现阶段影像学检查针对早期骨关节炎筛查敏感性相对偏弱的缺点。此外,研究者发现,ADMA可以促进调节软骨代谢的核心蛋白SOX9降解,进而加速了软骨细胞的衰老及退变。在实验小鼠身上,干预ADMA的分解酶——二甲基精氨酸水解酶(DDAH1)显著缓解了骨关节炎的进展。因此,基于此靶点开发新型核酸药物,有望在将来为临床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邵逸夫医院骨科的医生吴奕征,邵逸夫医院的范顺武主任、谢子昂医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秦安研究员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的经费支持。
骨科 林奕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