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青年时报 呼吸急促一年多原是慢阻肺在作祟

2016-03-15 3486


呼吸急促一年多原是慢阻肺在作祟

40岁以上人群最好像量血压一样定期检查肺功能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 讯 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青年时报 2016315日 星期二 A13版 健康新闻

 
 
 

  50多岁的吕先生气促一年多,因近期病情加重才到医院看病,结果被确诊为慢阻肺。他特别疑惑:我肺部X片都好的,怎么就得病了呢?

  “慢阻肺的漏诊率特别高,很大原因在于人们对肺功能检查的重视程度不足。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主任应可净教授提醒,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抽烟人士、长期接触粉尘者、有家族病史者等更要警惕。

  稍微一活动气促就加重

  呼吸急促已经一年多了,吕先生始终没放在心上。最近一个月,但凡稍微活动下,气促的毛病就更加严重,这让他心里有点不安。

  上周,吕先生来到邵逸夫医院呼吸科专家门诊就诊,让他没想到的是,呼吸科主任应可净教授开的第一张检查单,就是肺功能检查。

  从诊室走到肺功能室,吕先生一路皱着眉头,满脸疑惑。以前也做过肺部X片,都好好的,干吗让我来测肺功能呢?然而,做完检查后,拿到报告单一看,吕先生吓得不轻——检查结果显示,他患有极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应可净教授耐心地解释,让吕先生气促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追溯病史时,果不其然,他已经有30多年的烟龄,平时就有咳嗽咳痰的情况。只是时间已经太久,吕先生早已习以为常,没放在心上。

  经过一周有效用药,回访时,吕先生高兴地说自己的气急已得到明显改善。

  慢阻肺漏诊率高达65%

  “像吕先生一样,患有慢阻肺却又漏诊的病人在我们国家特别多。应可净教授给了记者一组数据:目前,慢阻肺患者在中国的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总体患病率为8.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4%,女性患病率为5.1%。预计在2003年到2033年,中国将会有6500万人死于慢阻肺。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显示,2012年包括慢阻肺在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居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成为我国居民第三位慢性病死因。但记者了解到,慢阻肺的漏诊率却高达65%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漏诊率?应可净教授解释,因为慢阻肺的症状和肺功能没有显著相关性,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仅有肺功能减退,而无相关症状。有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诊断的慢阻肺患者中,仅有35.1%的患者以往曾被确诊为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正是因为对肺功能检查重视程度不高,才造成了高漏诊率。

  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2015年,美国胸科协会主席在首个世界肺功能日上就提出,要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应可净教授说,肺通气功能检查应作为肺部疾病筛查和检测的重要部分。

  她解释,目前,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已将肺功能检查作为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视作同等重要,列为常规体检项目。而我国肺功能检查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要知道,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另外,哮喘的诊断同样需要获得呼气肺功能过度变化的证据。

  “40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测血糖一样,无论是否吸烟或有无呼吸道症状,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抽烟人士、反复咳痰、气短的人、长期接触粉尘者、有家族病史者的高危人群,更要警惕。应可净教授说。

  她介绍,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杀手。我国著名呼吸学科专家钟南山院士,就曾建议公众应该密切关注和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在爬楼梯、遛狗、做家务,或者逛街买东西的时候,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