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生活与健康 呼吸功能康复 可预防和治疗围术期肺部并发症

2016-02-15 3525


呼吸功能康复 可预防和治疗围术期肺部并发症

本报记者郭丽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 2016212日 星期五 A4版 说医论病

术前先做下呼吸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你听过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开展了。89岁的老大爷就是一个受益者。

呼吸治疗科副主任葛慧青表示,通过专业的呼吸功能康复,可增加外科手术适应症,减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住院日、并且改善慢性呼吸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

 

术前干预 术后辅助治疗

老大爷术后肺部并发症治愈

因间断便血,89岁的马大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被诊断为结肠肿瘤,需要手术。但由于马大爷年事已高,伴有的基础疾病多,手术的风险很高,特别是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延长马大爷的住院时间,甚至是影响预后。主管医生建议,手术前先由呼吸治疗科进行评估并制定呼吸功能康复计划。

虽然5年前曾因中风导致一边瘫痪,这几年几乎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但马大爷自觉平时也没有什么感冒发烧,普通的日常活动也没多大影响,肺部功能应该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康复呢?

而在呼吸治疗科会诊及床旁呼吸功能检测后发现,马大爷呼吸功能的几项重要指标都没有达标,特别在咳嗽能力和呼吸肌力方面。为此,在与普外科主管医生沟通后,马大爷开始接受术前由呼吸治疗科为马大爷制定了个体化呼吸康复方案。在手术前的一周左右时间里,马大爷进行了针对性的呼吸功能锻炼,最终顺利的进行了手术。

但手术仍对马大爷造成了一定影响,术后呼吸治疗师回访发现,马大爷两肺有明显的痰鸣音,而他却没有力气将痰液咳出,胸部影像检查也发现肺部有炎症的表现,马大爷渐渐出现了呼吸费力的情况。

如果无法快速解决肺部痰液积聚的问题,马大爷可能面临气管插管送ICU抢救的风险,因为大量的痰液积聚在肺部将导致马大爷呼吸衰竭。在和主管医生商量后,呼吸治疗师在床边应用咳嗽辅助机器及气管内吸引,帮助马大爷排痰。

经过三天的努力,马大爷呼吸逐渐顺畅,痰液也没有了,渐渐回复到了术前的状态,最终成功出院。

 

围手术期呼吸康复

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的加剧,很多患者入院可能只是做一个普通的手术,但却伴随着很多手术导致的并发症。其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就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呼吸功能的康复治疗则能有效改善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呼吸功能的康复治疗并非新的治疗理念,只是一直以来都不太受重视。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团队经过多年的摸索,对ICU患者的机械通气及门诊肺功能检查诊断的实践,结合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呼吸力学特征,对围术期患者产生的呼吸功能问题进行评估,利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FlutterPEFPEPIPVCough AssistBiPAPCPAP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呼吸功能康复治疗方案。

 “自去年下半年医院批准开始,目前主要针对高龄及术前肺功能显示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治疗,特别是开胸手术、上腹部手术、骨科手术患者等,其中已经有60余例围术期普外科患者从中获益。”葛慧青说,高龄患者往往伴有肺部呼吸功能下降,围手术期的肺功能干预治疗,不但可以增强患者的手术耐受度,扩大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日,提高术后的康复效率。

葛慧青进一步解释,对于老慢支患者来说,呼吸功能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在对患者呼吸功能做出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处方,并进行健康宣教、合理正确的用药指导、呼吸肌训练等,同时通过改善运动耐耐量,以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长期缺氧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抗感染能力,氧利用率等功能,减少老慢支急性发作的几率,减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避免造成进一步的多脏器损害。“尽早及时的干预,可以稳定老慢支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部分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会出现夜间缺氧等睡眠障碍,早期的评估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全身机体因缺氧而损伤。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