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脑动脉瘤术,为啥在大腿开个口子

2015-12-01 8632


脑动脉瘤术,为啥在大腿开个口子

本期微创视频带你看医生如何用脚医头

本报记者 郑琪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钱江晚报 2015121日星期二 B2版 名医馆

  连续的阴雨天后,杭城气温从约20℃“速冻2℃。脑动脉瘤患者最讨厌这种天气了,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脑内炸弹容易爆。一旦破裂,几分钟就可能导致猝死。

  杭州64岁的崔大伯,半年前突发头痛、昏迷,送医院被确诊脑动脉瘤并做了介入手术。这两天,他特意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复查。一做造影,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动脉瘤复发,左侧椎动脉又长出一个小瘤。

  主刀医生、邵逸夫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郑伟良给出治疗方法:做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用约5mm的弹簧圈,1个小时就能搞定这个脑动脉瘤。

  而这个手术的亮点,在于开刀的口子是在大腿处。用一根头发般细的导丝,从大腿股动脉进入血管,再游走到大脑,找到动脉瘤的老窝

  用脚医头?本期微创视频,医馆君联合邵逸夫医院拍摄了这个精妙的手术,完整视频可以关注钱江晚报浙江名医馆微信今天推送的消息。

  手术看点

  1 导管穿刺插管至位于椎动脉的动脉瘤腔,巧妙避开附近细小的血管。

  崔大伯的动脉瘤很小,只有6×8 mm,而且长在椎动脉,也就是小脑和脑干旁边非常深的部位,开刀风险很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介入手术。

  找准这个小瘤的位置很重要,医馆君看到,郑医生动作很利索,在病人大腿处开个小口,导管沿着股动脉、主动脉及颈动脉,一直游走到动脉瘤位置,而且避开了周围的关键动脉。

  2 放置弹簧圈,把整个动脉瘤腔堵掉

  支架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跨过动脉瘤腔到达远端动脉,使瘤体与动脉血管不完全隔离,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

  最后,像头发丝一样细的5mm弹簧圈上场,经导丝被送到瘤腔内。位置放好后,郑医生一按体外的解脱装置,弹簧圈伸展开,整个动脉瘤空间就被它逐渐填满了。瘤体里的血液遭遇异物,也开始变凝固。瘤变实心,血就不能冲破瘤这个气球了,脑动脉瘤的危险随之解除。

专家名片:
郑伟良,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介入科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业务特长为脑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和神经疾病影像诊断。曾赴美国Loma Linda大学进修学习,在美国南加州大学(USC)接受神经放射和神经介入放射学Fellowship培训,目前负责邵逸夫医院神经介入诊疗工作。在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成神经介入治疗超过500例,包括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栓塞和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溶栓及取栓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