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无可奈何脚烂去,似曾相识烟鬼来!切记,烟与脚不可兼得。”这条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血管外科朱越锋副主任医师,发在朋友圈里的消息,瞬间引起了关注与讨论。据悉,一名50多岁的酒店经理,患有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于近日完成截肢。朱越锋医生还称自己所在科室,每年都要无奈截掉数十名患者坏死的下肢,除“三高”因素外,九成被截肢的患者有长时间吸烟的习惯。他劝市民,预防血管疾病,从不抽烟做起!
五十多岁的人
血管却有七八十岁
50多岁的徐振(化名),是一名酒店经理,日常应酬多,习惯了烟酒的环境。已经有5年以上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史,是典型的“三高”人群。
两年前,徐振经常感觉右腿乏力,抬不起来,走不了几百米就会疼。休息5到10分钟后,疼痛感会慢慢减弱消失,如果继续走路,过不了多久又会开始疼。
以为是腿骨或关节出了问题,徐振去社区医院做过理疗、推拿,效果都不好。几个月后他的右脚趾发黑,并出现一个溃疡伤口,后来伤口逐渐变大。
后来经其他医生介绍,家人把他送到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接诊的朱越锋医生发现,徐振右腿膝盖以下的动脉基本闭塞。由于长期缺血,右腿摸上去冰凉,已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点坏疽期(第四期),不得不截肢。否则,随着溃疡面进一步扩大,继发感染出现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不得已,徐振接受手术,截掉了右小腿。
为什么徐振这样50多岁的人,下肢血管已经老化闭塞得像七八十岁的人?一次查房,朱越锋医生找到了真相——原来徐振瞒着家人和医生偷偷地带着几包烟。
因吸烟无度
他失去整整两条腿
询史后才知,徐振平时喜欢抽烟,每天至少一包,是个老烟民。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20%-30%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发生在 ‘三高’人群中。其中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10倍。”朱越锋医生介绍。
除了先天因素,长期抽烟是导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明确高危因素。
很多人不知道,烟是血管的头号杀手,对血管的损害远高于肺部。因为,烟里面的有害物质能直接破坏内皮细胞,诱发血栓形成。而且,烟中的烟碱、尼古丁容易使血液凝固,刺激外周血管狭窄引起痉挛,激发血栓堵塞。
朱越锋医生多次劝告徐振不要再抽烟,甚至放出“再抽烟就不给你治病”的“狠话”。在医生和护士严防死守下,徐振恢复得很快并顺利出院。
可惜回到家里的徐振又继续抽烟,而且没有按时去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结果,过了一年,徐振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截肢,彻底失去了整条右腿。
更可悲的是,几天前,徐振又接受了第三次截肢,截掉了整条左腿。
朱越锋医生做过一次数据统计,他的患者中因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的,九成与抽烟有关。
●服务
两个动作
可自检动脉是否正常
预防动脉硬化闭塞一定要从不吸烟做起,如何自己检查下肢动脉是否正常?
先抬高下肢70-80°,上肢直举过头,持续60秒。如果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就会出现麻木、皮肤呈苍白或蜡黄的现象。接着将抬起的下肢自然放回垂下,皮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秒左右延长到45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块状,则可能出现动脉硬化闭塞的情况。
而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用手摸一摸自己足背动脉搏动的位置,看是否跳动的感觉。
另外,动脉硬化闭塞容易跟关节病、腰椎病误诊。而腿脚冷麻、酸痛、乏力又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情况,朱越锋医生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种症状辅助判断。
其一,单侧脚出现乏力,常伴有发凉,两只脚的温度不一样的情况。
其二,在活动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需要停止下来休息几分钟后才能继续行走。
其三,静息痛,在休息时间、不走路的时候,也有肢体疼痛、麻木的感觉,尤其到了晚上特别明显。
其四,脚趾、脚部和小腿的皮肤颜色出现异常,发黑、发紫,小腿溃疡或脚趾坏死。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出现腿痛,一定要多加重视,尤其患有‘三高’的。”朱越锋医生说,虽然,不是所有的腿痛都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但仍要及时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