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健康:8小时“绣花” 修复手臂皮肤大面积坏死,皮瓣移植让手臂“活”了


8小时“绣花” 修复手臂皮肤大面积坏死
皮瓣移植让手臂“活”了
本报记者 郭丽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生活与健康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A4版 说医论病
严重创伤时,骨折往往不是最难处理的,血管、神经、皮肤的修复以及肌肉关节功能的恢复显得更为重要,这些影响到患者的肢体是否健全、美观以及是否可以和常人一样正常劳动。
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医院接诊了一手臂被卷入机器致血肉模糊的年轻小伙,骨科李宏烨副主任医师通过如绣花般精细的皮瓣移植技术,保住了小伙的右臂。后期需要再重建丢失的运动功能,就可以较好地恢复其功能。
手臂误卷入机器皮瓣移植解救
前不久,23岁的年轻小伙小东(化名)举着血肉模糊的手臂,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原来,小东因在工作中没留神,手臂误卷入了机器。由于生产线机器的碾压,整个上臂被严重压伤,伴有大片皮肤软组织的脱套损伤。
李宏烨医师对小东做了详细的检查,制订了分期手术的方案,先行急诊清创手术,回植撕脱的皮肤,一周后出现了皮肤大面积坏死,深部组织外露。如果任其发展,小东会失去整个右臂,这对于一名年仅23岁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打击。
根据小东的实际情况,李宏烨医师专门为他制定了二阶段的治疗方案,首先从大腿移植一块皮瓣来修复肘关节周围缺损的皮肤,等皮瓣成活后,再为患者做第二次的运动功能重建手术。
首先进行的皮瓣移植手术,需要从小东的大腿切取带有血管、大小合适的皮瓣,然后将皮瓣上的动静脉血管都吻合到患者受伤手臂的血管上,这一步是为了“激活”整块皮瓣以便移植。由于患者皮肤缺损实在太大,手术还从腹部切取了部分皮瓣覆盖创面。
李宏烨医师说,血管的直径仅为0.4mm-0.6mm,需在高倍显微镜下,用比发丝还细的线将血管缝合起来。而这也是手术最难的地方,飞针走线缝合血管的技术要如绣花般精细。
手术一做就是8个小时,李宏烨在显微镜下一针一线地皮瓣上的三根血管、一根神经跟手臂上的血管神经缝合起来。
手术结束的当天晚上,李宏烨没有回家,一直在病房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一直到第二天发现皮瓣的颜色正常,血管完全通畅,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两周后,小伙子的右臂皮瓣完全成活,现在正在积极准备3个月以后二期手术重建丢失的运动功能。
皮瓣移植适用范围较植皮更广
李宏烨说,以前,如遇小东这样的病人,只能做植皮手术。植皮手术对皮肤缺损的部位有较为严苛的要求,组织不能在关节上且要有肌肉、肉芽组织,对于有骨组织、肌腱外漏露等创面较深的情况下,是不能植皮的。并且,植皮手术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由于植皮上面没有小血管,似一张很薄的透明白纸贴在创面上,需要靠创面的血运来营养植皮成活,自身缺乏生命力,因此,患者植皮后,皮肤会紧绷,弯曲效果很不理想,后期还需反复换药。
而小东伤在肘关节,出现皮肤大面积坏死,筋膜层外露,显然不适合用植皮手术,且皮肤如变得紧绷,弯曲不理想,同样会影响术后生活。因此,选择给小东做皮瓣移植手术,可以保持皮肤弹性,手术后手臂可以正常弯曲,不影响工作生活。
李宏烨介绍,皮瓣移植因带着血管、神经移植,相比植皮,适用范围更广一些,特别是对软组织缺损导致深部组织外露的情况时应用。
目前,皮瓣移植的显微外科技术被应用在严重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骨髓炎及因肿瘤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缺损等疾病,对有大面积缺损且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修复效果。
是不是所有损伤都适用于皮瓣移植呢?“皮瓣能否移植,要看其大小是否合适,血管有无变异,是否安全,至少要找到4支可用血管。”李宏烨介绍,人身体上有200多块可取用的皮瓣,其中大腿外侧的股前外侧皮瓣是医生眼中的“万能皮瓣”,肚子上的皮肤因弹性好、缝合后疤痕不明显,也常被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