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72小时生命争夺线

2015-05-18 3152


72小时
生命争夺线

 
 

  上个星期,在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一个刚刚满月的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完全正常。

  小宝宝躺在爸爸的怀抱里,睡得安稳。殊不知,就在一个月前,这个宝宝刚经历了一场与死神艰难的拉锯战。最终,通过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医护人员72小时抢救,终于把她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了。

  图为宝宝出院时家人和医生的合影。

出院合影.jpg

 

出生3小时的小宝宝
突然呼吸急促面色青紫

医护人员72小时抢救,终于把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来源:钱江晚报 2015515 星期五Q7版今日下沙·民生

  本报记者 李思璇

  上个星期,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一个刚满月的小宝宝在父母陪同下前来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完全正常。

  小宝宝躺在爸爸的怀抱里,睡得安稳。殊不知,就在一个月前,这个宝宝刚经历了一场与死神艰难的拉锯战。

出生3小时后
小宝宝突然全身苍白

  一个月前,怀孕39周的徐妈妈来到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生产。当时,小宝宝一直不肯出来,还出现缺氧的迹象。于是,医护人员立刻为她进行了剖宫产,分娩了一个3.1千克的女婴。

  看着母女都平安,一家人很是欣喜。随后,小宝宝和妈妈一起回到病房。可3小时后,情况急转直下,宝宝脸面部出现青紫,全身皮肤苍白,还伴随呼吸急促,哭声也十分微弱。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连忙叫来医生和护士。

  医生诊断,小宝宝很可能是患上了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于是立即将她转入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同时,值班医生还给科室副主任姜舟打电话:孩子血氧饱和度不稳定、末梢灌注差、血压低、持续性混合性酸中毒……

  姜主任当时休息在家,一听情况,立刻赶往医院,在路上还不停地用电话指导值班医护人员们调整婴儿的呼吸支持、抗感染、抗休克方案。虽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仅为1.9‰,但却是新生儿最危重的疾病之一,死亡率较高。

争分夺秒的72小时
终于从死神手里把小宝宝抢回来了

  当晚9点,姜主任来到医院,发现患儿的病情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宫内感染基础上合并感染性休克以及肺动脉高压。由于感染性休克导致的毒性反应,降低了身体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抢救的成功率极低。

  所以,救援更是争分夺秒。姜主任立即带领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扩容纠酸、联合药物维持血压、持续静推镇静等综合治疗。同时,因患儿合并贫血,紧急联系血库输血支持,并请急诊超声人员赶来进行床边心超检查确诊。经床边心超检查结果确诊重度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但在使用纯氧呼吸机支持治疗下的小宝宝仍没有明显进展。但是,姜舟主任一直没有放弃,他搬来椅子坐在小宝宝身边,一边对呼吸机进行调整,一边密切观察孩子的监护参数。

  约18小时后,小宝宝的脉搏氧饱和度开始停止下降,且有轻微上升趋势。

  有希望了!在场人员眼里透出一丝希望的光亮。

  魏丽护士长给孩子戴上眼罩避光、耳朵里加塞棉花减少声音刺激、仔细检查各条静脉通路。

  又过了10小时,小宝宝的面色逐渐红润,经皮氧饱和度也开始稳定,呼吸机参数开始逐渐下调,但病情仍非常危重,血压控制仍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出现反弹。姜主任和同事们一刻也没有松懈,继续一步步调整治疗方案。

  在经过72小时的抢救后,小宝宝终于进入稳定状态,吸入氧气浓度下降到40%以下。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经过后续脑脊液检查、头颅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生第12天,小宝宝情况稳定,终于可以顺利出院。望着在怀里安睡的小宝宝,徐妈妈和老公喜极而泣:要是没有姜医生及时抢救,我们可能已经永远失去这个宝宝了。

什么是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从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凶险,死亡率较高。

http://qjwb.zjol.com.cn/images/2015-05/15/qjwb20150515q0007v01b009.jpg

重症监护时候的宝宝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