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有个5厘米的肌瘤,是先手术还是先怀孕


我省常见妇科病,子宫肌瘤排第一。浙江名医馆联合邵逸夫医院拍摄《孔中窥术》——
有个5厘米的肌瘤,是先手术还是先怀孕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章咪佳
有调查称,我省常见妇科病,子宫肌瘤排第一。虽然子宫肌瘤中良性居多,但对于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来说,有时候也会成为困扰其生育功能的主要因素,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反复流产甚至不孕。
钱报微信“浙江名医馆”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合制作的《孔中窥术》第八期,向大家介绍一台由邵逸夫医院妇产科名医张松英主任主刀的手术:腹腔镜内子宫肌瘤切除术。张医生用哪些高明的手法,避免了日后的风险,大家不妨来看一看。
女主角: 肌瘤长在子宫底部,最宜腹腔镜手术
女病人祝韵音(化名)31岁, 结婚六年一直没有怀孕。曾经做过腹腔镜下探查输卵管的造口手术,术后怀孕过一次,结果到40多天就流产了。
四年前,祝韵音做体检发现子宫内有一个5厘米左右大小的肌瘤。虽然这4年里,她体内的肌瘤没有明显的增大,但是考虑到她既往有过流产史,再次怀孕,孕期肌瘤可能随之增大、变性,引起腹痛,发生再次流产风险,所以主治医生建议先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待子宫修复好后再怀孕。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因为祝韵音的肌瘤是单发的,且位置位于宫底部,比较适合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方式。
看点: 子宫肌瘤不能整个切除,要像剥栗子
1、 打开肌瘤的外包膜。
这个过程就像剥栗子壳。钱江晚报记者在手术室的视频中看到肌瘤,是一团白白的、质地比较软的肉样团块。张主任介绍说肌瘤一般质地较硬,这个病人的肌瘤可能有点囊性变。
2、 肌瘤长在子宫底部,由助手提起肌瘤,主刀医生将手术器械探到子宫底部,将子宫肌瘤表面的子宫肌壁打开。
为什么不直接切除整个子宫肌瘤,要这么“剥栗子”剔除肌瘤?
因为直接切除的话,子宫肌层损伤的面积太大,肌层受损,对子宫的功能都有可能产生影响,对将来怀孕、分娩都有风险。所以张松英采用“栗子壳”打开,将“栗子”取出来,切口只有5~6厘米,取出“栗子”后,暂时将其放置一边。
3、 立即缝合子宫。
这个环节,张松英的手势非常娴熟,一针一线把开了个口子的子宫密密地缝合成一个“粽子”。
4、取出子宫肌瘤。
因为进入腹腔的孔洞只有几毫米的直径,没法直接拿出整个切除的肌瘤,所以医生最后会用旋切的工具,将肌瘤取出,这个也是有讲究的,尽量不要把肌瘤弄碎,完整取出,避免将来发生肌瘤盆腔内播散种植的可能。整台手术大约用了1个小时左右,出血量不到50毫升。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医生名片
张松英,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及临床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
专长:从事妇产科及辅助生殖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和妇科生殖微创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对女性生育力保护相关手术策略有独到的见解。
研究方向:生殖医学、辅助生殖技术、妇科及生殖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