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大医院有了社区小“触角”

2014-07-11 3711

大医院有了社区小“触角”

“同心圆”为区域基层医疗提供技术支撑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media/1/1/2014-07/02/A09/res01_attpic_brief.jpg

  专家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见习记者 张之冰 摄

 

  记者 孙钥   

  体检季刚过,有人问,“我们单位几乎每个女同事都有甲状腺结节,发病这么高,我们会不会生癌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心。

  根据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目前甲状腺癌在杭州总体人群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二位,在女性人群中已高居发病率第一位,超过乳腺癌。

  发病率如此之高,让谢磊医生的号子排到了下半年。

  他是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从医十余年,主要擅长甲状腺和涎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及其微创治疗,颌面创伤的诊治,以及口腔癌的综合治疗等。

  好消息是,江干区人民医院要新开一个头颈外科门诊,有名的谢医生,也要来这里“名师带徒”,亲自坐诊。

  在党建共建“同心圆”工程的平台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江干区的深度合作,在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不断开出绚烂花朵。

  名医带高徒

  新开设的头颈外科门诊,和B超室门对门。

  “从最早筹备时的设备采购、场地设计、就诊流程、人员配备等,谢主任与我们一个个对接。”江干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吴继炎说。

  比如,这里新采用的高频探头,是目前B超类里最先进的,价值180多万元。

  当然,最关键是人才培养。“先是邵逸夫医院将骨干医生派过来,我们医院的医生要学习观摩,给他们做助手。”他说,目前,邵逸夫医院要派一名头颈外科专家和一名B超医生,区人民医院则安排一名普外科医生,一名B超医生和一名护士作为助手,对江干辖区内8家基层卫生中心在门诊、体检初筛中发现的高危病人,进行联合诊治。

  “我们医院推崇‘同质化’理念,换句话说,就拿头颈外科来说,不论哪个医生,看病走得都是规范化、标准化操作,”邵逸夫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利民说。

  在吴继炎看来,好处多多。“你看,老百姓肯定是方便了,费用也比三甲医院要便宜许多。此外,这样的合作,对我们医院B超和普外科医生的成长也特别有好处。”他说。

  将来,条件成熟后,邵逸夫医院的病人康复治疗,或者一些非疑难杂症,也要介绍给江干区人民医院,让看病不再难。

  教学能点播

  江干与邵逸夫医院的合作,有很多方面。为此,双方还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让“双赢”得以持续。

  邵逸夫医院还要帮助江干的卫生部门培训医院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开放视频教学和医院学术活动,指导江干区人民医院建设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四季青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胡芳对培训深有感触。

  采访那天,她风尘仆仆。“上早课刚回来。”

  当天是周四,刚好邵逸夫医院有全院性病例大讨论。“这次是由血液科医生发起的,大约1个小时的业务讨论,受益匪浅,”胡芳说,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听课,实在没空,也能通过中心的远程教育系统,进行点播。

  转诊很精准

  除了“上门学”,每周四,邵逸夫医院全科专家还会来社区卫生中心来坐诊。“这一项服务,他们已经坚持了3年。”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马程乘说。

  协议中,还有一项:双方还要搭建“精准式”转诊预约平台,为乙方预留专家号源,开通转诊绿色通道。

  江干8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搭建了与邵逸夫医院的转诊预约平台,实现“精准式”转诊。

  这精准,又从何说起?

  “筛查出来的疑难病症,会经由社区全科医生初诊,推荐给最擅长此类病症的专家。”马程乘说,就拿邵逸夫医院的普外科来说,按医生不同专长,细分为疝气、乳腺、胆囊、肝脏等。让病人盲目选择,等于是浪费时间。

  最关键是,至今包括邵逸夫医院在内已经有7家医院、400多位名医专家,与各个社区卫生中心搭建“双向转诊”平台,他们每天宝贵的门诊号,也会为江干多留两个。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