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诊室公益专家咨询,让“浙江名医馆”会员陈大伯收获加号惊喜


空中诊室公益专家咨询,让“浙江名医馆”会员陈大伯收获加号惊喜
两位名医回复仔细建议贴心
本报记者 丁颍鹃 本报通讯员 郑佳颖
会员专属福利
空中诊室公益专家咨询,让“浙江名医馆”会员陈大伯收获加号惊喜
两位名医回复仔细建议贴心
“我们门诊要被钱报的读者攻陷了!” 这是什么节奏啊?
昨日,本报微信“浙江名医馆”空中诊室开诊第二天,上午8点刚过,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高力的10个线上咨询号子,立马被抢光;而这时,医馆君又接到了来自医院的呼叫。原来一早看到本报生命版报道的读者,拿着报纸直接去找高力医生看病了。他们中有老病人,也有找了很多黄牛都挂不到号子的新病人。
医馆君老早听说,高力医生的号子,连黄牛都难挂到,黄牛市场上要炒到1800元一个。十多位读者,人人手上一份钱江晚报,都是冲着高医生的号子来的,那个架势,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抢到咨询的陈大伯
意外获得高力加号
线上的咨询引出了门诊现场“意外”,让医馆君惴惴不安。因为来空中诊室坐诊的名医专家都是挤压自己休息时间,来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的。医馆君心里想着晚上该如何向高医生“负荆请罪”,没想到高医生送来一个巨大惊喜——临时加号!
这位幸运的会员,是位57岁的大伯,姓陈。陈大伯抢到咨询号问诊之后,高力回复时感觉最好与病人见一面,于是就给出了一个医院门诊加号。
昨天晚上,医馆君按照微信上留下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接电话的是陈大伯的儿子。
“真的吗,太谢谢你们了,我们连黄牛都找过了,挂不到!”小陈告诉医馆君,陈大伯上个月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之后,心情就不太好,挺焦虑的,听说高医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就一直想找他诊断一下。
厉有名回复文如其人
特亲切像聊天
昨日下午坐诊的消化科专家是浙大一院的厉有名教授。“抢号”场面也是非常火爆,每一分钟就有四五个人同时发来关键词。
昨天下午6点,高力和厉有名都在办公室里为医馆君加了一会儿班,认认真真地回答大家的提问。
来找高力医生咨询的,大多是查出甲状腺结节,纠结要不要做手术的。高医生看了他们传上来的报告,基本上都是良性。他的建议是“如果不考虑影响颈部外观,压迫感也不重,则能拖就拖,不开刀;每年复查一次B超就可以。”
厉有名教授给大家的答复,写得很亲切,就好像门诊面对面跟病人聊天一样。
有位46岁的粉丝来问,肚子经常咕噜咕噜响,人也很瘦,怎么办?厉教授交代他:不知道是一直这么瘦,还是最近才瘦下来的,如果一直这样,可以先吃药调理一下;如果是近期瘦下来,那要仔细全面检查。
还有位患慢性胃炎,并且伴有肠化的女病人,着急地问厉教授,自己的药还得吃多久?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很严重?是不是已经出现癌变?吃了药会不会缓解?
因为这位病人没有提供检查报告,厉教授在病情不详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耐心的解答:
“不知道现在有什么症状,可以针对症状治疗,如果明显缓解,可以长期服用胃复春等药物对肠化进行逆转,对肠化要重视,定期复查。”厉教授的回答,看了就能让人安心下来。他还安慰这位病人,不要过分恐惧,不要有过重的思想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