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真 葛丹娣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讯 如果你去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你一定对它印象深刻——
邵逸夫医院的医生看病很特殊:门诊不开输液单,每次就诊预约精确到半个小时内;邵逸夫医院的护士很亲切:穿着小碎花护士服,每次换药、打针都会问你痛不痛;邵逸夫医院的布局很简洁:门诊楼是个大平层,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区,沿着箭头走绝对不会迷路……
的确,邵逸夫医院很特别:它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由香港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2014年5月2日,是邵逸夫医院建院20周年纪念日。
这20年来,邵逸夫医院打造了独特的“邵医模式”,充分发挥它的国际化特色,为每位到医院来的病友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医疗服务。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邵逸夫医院20岁生日,我们希望把医院最好的医疗资源作为生日蛋糕,送给每一位信任邵逸夫医院的患者。”
对病人负责 体现在每一张处方上
2014年4月1日,浙江省启动覆盖全省的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养医”的医院营利模式,降低药品费用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让利于民。
而在这之前,邵逸夫医院早已走在医改前沿,主动破除“以药养医”模式,药品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仅为35.19%,低于国家卫计委百佳医院平均水平,二十年来始终保持国内较低水平。
为什么在医改之前,邵逸夫医院就有这个意识,一再控制药品占医院收入比重?
医院院长蔡秀军说,医院从建院开始就非常关注规范化用药、合理用药,每一张处方,都对病人负责。遵循这个理念,医生不会随便给病人配药,也不会病人要求配什么药就配什么。
医院规定“门诊不输液”
邵逸夫医院在用药上有两大变革:门诊不设输液室、临床药师为医生用药提供咨询和建议。
1997年,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取消了门诊输液室,这在目前都算是一个相当大胆的举措。
院长蔡秀军说,输液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与风险,如引起输液反应和药物过敏,因消毒不严引起感染,配伍不当引发的毒副作用,以及增加患者医药费用开支等。
患者如果的确需要输液,怎么办?门诊医生会对每位患者评估,依据医院设置的“门诊输液申请单”,其中有4条输液指征,只有在符合输液指征的情况下才考虑静脉输液。另外,输液纳入急诊管理,输液的患者可以到急诊室,在急诊护士的监护下输液。
临床药师每天抽查30份病历
邵逸夫医院更在医院的重点岗位派驻临床药师,监督管理规范化用药。
比如驻扎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药师,每天要抽查30份病历,包括手术与非手术病例各15份,对临床医生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点评,如果发现问题,要向临床医生反馈信息,每个月还会上报医院和相关科室。
医院的临床药师会参与整个医院的抗菌药物跟踪管理和分析评价,作为治疗团队的成员参与查房,监测需要调整抗菌药物的特殊患者,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这些临床药师都到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并获得那里颁发的培训证书。
医院的7大全国首创新模式
除了规范用药外,邵逸夫还有不少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又是全国首创的模式:
“无痛医院”:2006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无痛医院”的口号。医生护士关注每位门诊、入院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评估、介入处理患者的疼痛。
“医疗辅助新角色”:临床药师、呼吸治疗师、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医师助手、心肺功能康复师、语言治疗师、口腔卫生师等医疗辅助新角色的设置,让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全面提升临床治疗的效率和效果。
“病房不加床”:每一位住院病人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人一诊室”:体现对病人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
“入院准备中心”:全院床位统一调配。术前检查一站式服务大幅度减少了病人候床和等待手术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平均住院日。
“完善支持系统”:设立发送调配部,配备病区秘书,辅助检查科室配备专职报告录入人员,完全实现医嘱电子化和无线医护网络(EDA,iPad查房系统), 2005年在国内率先实行覆盖全院范围的中心化静脉输液配置系统。
“中心化预约系统”:省内最早实行门诊、辅助检查中心化预约,推行虚拟挂号,从流程上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国内微创外科领域的领跑者
建院二十年,邵逸夫医院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教学背景,和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同时,医院还与美国John Hopkins医院、美国梅奥诊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学院、澳大利亚Alfred医院、瑞士Zurich大学等国外多个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交流和合作关系,让医院的医生接受国际化培训,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综合素养。
邵逸夫医院多个学科专业优势明显,每年的业务量增长在15%以上,特别是在微创治疗与腔镜技术、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生殖医学、心血管介入治疗、眼科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到目前为止,邵逸夫医院腔镜手术量占总手术量的50%-60%,已成为腔镜技术普及率最高、覆盖面最广、在SCI收录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单位,也是腔镜技术腹部外科应用最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