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李如艳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如果亲人因为病毒感染大脑,出现记忆与认知障碍,我们该怎么陪伴和支持他度过康复的重要时期?日前,出版了《骑鲸之旅》的辣妈作家粲然,由于父亲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并发癫痫,在苏醒后出现智力与记忆下降的症状,因此在微博中贴出一封“探视便条”,呼吁来探视的亲朋好友加入“呼唤爸爸”的战役中。
“不需要把他当作‘头脑有问题’的人,和他自然交谈。”
“探视时,请您务必做一件事,就是直呼他的名字。再告诉他您的完整名字,以及和他的关系(朋友、前同事、老同学、弟弟、侄子、麻友等)。”
“如果想带给他礼物,请带上您和他的某个‘纪念品’,比如照片、某个一起经历的印证(工作证、信件、麻将、乒乓球……)。和他讲一段你们一起经历、印象最深的事。”
“如果您对他有所询问,问题最好是选择题。如‘你喜欢A还是B’,‘你觉得A好还是B好’。”
一条条细致的建议,都包含了为人子女对父亲深深的爱。这位父亲因为病毒感染大脑,并发癫痫,虽然抗病毒治疗后,生命没有了危险,但是记忆和智力却远远未恢复。“这是脑膜脑炎常见的后遗症。”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邵宇权表示,根据病毒感染的区域不同,10%-20%的脑膜脑炎患者会有不同的后遗症,如果是感染了大脑中管理记忆的区域,就会出现记忆、认知障碍;如果是感染了管理运动的脑区,则表现为四肢功能障碍;如果是大脑皮层受到感染,则会有并发癫痫的可能。
在医院神经内科病区,这样的病人也不少见。“每天我都会询问病人‘你记得我是谁吗?’,以此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帮助患者康复锻炼。有的病人开始时总是说‘不认识’,因此我会给他看我的工作牌,反复告诉他我的名字,几天后,也许他就能记得我了。”邵医生说。
这样的患者并不同于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退行性病变,症状会逐渐加重。而病毒性脑炎所致的认知障碍是由于病毒感染破坏了部分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加以康复治疗,认知功能有机会恢复。
“声音和情境能有效刺激大脑,促进大脑神经元重建联系。”邵医生肯定了粲然为“呼唤爸爸”而设计的“探视便条”,他指出,多讲话、多沟通能帮助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不过,沟通的方式也值得注意,比如大脑受感染的患者,往往无法排定工作秩序,如果你让他拿起两支笔,放到书上,并呈十字交叉,这样连续的三四个动作,他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交流时,给予简短、明确的指令,或者选择非A即B的问句,更有利于头脑恢复期的追踪式思考,也会让他在尝试回答时有迹可循。
邵医生还提到一种支持方式:制作认知卡片。“很多病人在苏醒后,可以认得钢笔,也知道钢笔的用处,但是却叫不出‘钢笔’这个名词了,这就是命名障碍。”邵医生说,这种情况下,亲友不妨制作或者购买一些认知卡片,帮助病人在头脑中重建命名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