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壶装料酒 母女双双血铅超标


锡壶装料酒 母女双双血铅超标
不明原因腹痛合并贫血的患者要警惕“铅中毒”可能
本报记者 郭丽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讯 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先后接诊了3名患者,都出现了头晕呕吐、腹痛难忍、贫血等症状。经检查发现,血液中血铅超标。而导致他们“铅中毒”的却是一把锡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科主任戴宁教授表示,纯锡并不会对人体有害,但如长时间使用锡铅合金的锡壶,就会导致铅中毒。专家建议,使用锡壶时,要注意区分是纯锡还是锡铅合金。
莫名腹痛原是“铅中毒”作怪
丽水的周女士,今年41岁。去年10月份,她突然出现腹胀,连水都喝不下,总觉得肚子满得要往上涌。后来,肚子越来越痛,痛得连路都走不了。
周女士赶紧到医院检查,跑了很多医院,但每次的诊断结果都不一样,有说肝炎、肠粘连、盆腔炎的,可一直不见好。
无独有偶,过了没多少时间,周女士17岁的大女儿也出现腹痛的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肠道淋巴结发炎,给她配了些药,但几天下来,疼痛依旧反复无常。
2013年12月28日,周女士因剧烈腹痛,急诊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检查显示,周女士有贫血、盆腔积液的现象,但这些都解释不了毛病所在。
正当大家都在苦恼周女士腹痛的真正病因时,消化科主任戴宁主任医师想起了前不久刚出院的一位60多岁的台州大伯,也是同样的症状表现,最后被确诊为铅中毒。于是就建议周女士检查下血铅。
结果发现周女士血液中的铅含量高出499ug/L(参考值为0—100ug/L),比正常值高出4倍。
周女士赶紧让大女儿也来医院检查,一查吓一跳,女儿的血铅比周女士还高,达527ug/L。
“凶手”竟是祖传的陪嫁品锡壶
“一开始,我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好端端就铅中毒了。”周女士说,后来,医生跟她说起了台州大伯用锡壶装料酒导致铅中毒,她才恍然醒悟,自己的妈妈曾送过她一个锡壶。
周女士说,在她们当地,以前新娘子的嫁妆中都会有锡壶,取“惜福”之意。2012年,周女士妈妈在路上偶遇一打锡匠,就把这个祖传的大锡壶拿去重新打成了5个小锡壶,分送给5个子女。其中一个,就作为周女士当年的陪嫁品。
去年7月,周女士换了新居,就把一直“尘封”的锡壶拿来装料酒。平时烧菜的时候,就倒点壶里的料酒,口渴了也会咪一小口。
但很奇怪的是,锡壶装酒和“铅中毒”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锡壶可能并非纯锡,而是铅锡合金。”戴宁主任说,锡铅合金的锡壶,加了料酒、饮料等后,壶中的铅会慢慢析出融入食料中,长期使用就会发生铅中毒的情况。
“油彩、电池、有些中成药,都含铅。”戴主任说,“铅中毒”在国外叫“画家绞痛”,因为画家在作画是,习惯性咬画笔,这样就容易把铅吃进体内,时间长了,就会肚子痛。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折磨着周女士的锡壶,前两天,医生往里装上清水,这下倒出来的竟如“牛奶”一般。
提醒学会区分是纯锡还是锡铅合金
邵逸夫医院消化科吴加国副主任介绍,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性,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含铅的蒸汽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
主要危害包括:对于儿童,它会影响体格生长,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对于造血系统,会抑制血红蛋白的形成,增加红细胞溶解,造成贫血;对于神经系统,会抑制大脑细胞的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出现多动,烦躁,抑郁等;对于消化系统,会出现腹痛,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排便困难等;对于心血管,出现血压高,心律失常等。
戴宁主任还以这个病例,特地为全院医生举行了一次以铅中毒为主题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时特别强调:临床如遇不明原因的腹痛而腹部压痛等体征不明显,同时合并贫血的患者,要警惕铅中毒。
戴宁主任提醒老百姓,使用锡壶时,要注意区分是纯锡还是锡铅合金。“锡本身的质地比较软,时间长了容易发黑,色泽并不好。而加入铅以后,质地更加坚硬,时间长也不易发黑,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