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胸部烧灼 胃食管反流作怪


老人胸部烧灼 胃食管反流作怪
相对于传统口服制剂 微创手术治疗更彻底
本报记者 郭燕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讯 近几年来,54岁的老陈被一种烦人的疾病缠上了。他经常感到胸部有烧灼感,有时会感觉一股酸水往上涌,还常有咽喉不适、口干、干咳,有医生告诉他是“胃病”,也有说是“慢性咽炎”,不管按哪种疾病治疗,总是无法治愈。最后终于确诊,实为胃食管反流病。
一般而言,治疗这种病采用传统口服制剂,服用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无法根除,只要一停药,没过多久就会复发。该怎么办才好?
表现多样 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据老陈说,他的这种症状几年以前就有了,开始仅仅是有烧心反酸的感觉,到后来就经常会出现呕吐,尤其是吃饱了以后,还常伴有咽喉部发痒发干,想咳嗽却没痰;更要命的是,这些症状到了后半夜就更明显,严重影响了睡眠,多方求治,都当作“胃病”或“慢性咽炎”,吃了胃药稍微好一些,但是停药没多久症状就复发,总是无法根治。为此,原本开朗的他变得情绪低落、焦虑、多疑、容易发怒。最近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查时,消化内科医生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GERD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东部,其发病率高达10%左右。普外二科黄迪宇副主任医师表示,很多患者遭受各种症状,如烧心、反酸、呕吐、胸痛、慢性咳嗽、咽部不适、哮喘等的侵扰而不胜其烦,有些患者夜间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而影响睡眠质量。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长期用药,并被迫改变饮食习惯,放弃享受生活的权利,稍有放松症状便卷土重来,甚至不少患者反复治疗无法好转,到处求医而痛苦不堪。
黄迪宇告诉记者,因为该病症状多种多样,常与很多消化道、呼吸道和耳鼻喉疾病混淆,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烧心反酸干咳是常见症状
根据病变累及的位置不同,患者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病变位置是食管,最常见的症状为烧心和反酸,烧心是感觉胸前区和心窝处有一股灼热感,反酸是只在没有恶心、呕吐等情况下,感觉一股酸水从腹部反流上来到口腔。“这类患者的症状大多数可以采用口服制酸剂来控制,但接下来的症状,就建议通过手术进行根除。”黄迪宇说。
当食管上段和咽部出现病变,会出现类似急慢性咽炎的症状,最典型的是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一般是干咳;另外,可能还会有咽部刺痒、异物感、咽痛等不适感。
当反流进一步加重后,口腔、鼻腔和中耳黏膜就会出现病变,会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耳鸣等症状,甚至导致中耳炎。
当反流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咳嗽、咳痰、气急、憋气等症状,有很多患者的症状非常类似哮喘发作,但在呼吸科治疗效果不佳。“疾病发展到此期,已经比较严重,会导致患者生活治疗明显下降”。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种疾病与食管下端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临床上常见的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相当一部分病人是长期的GERD造成的,长期的反流造成食管黏膜的慢性损伤,最后发生癌变。
微创手术有望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
“目前GERD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大多数患者服用制酸剂等药物后,症状可以不同程度缓解,但是药物治疗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根治,停药后复发率相当高;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药物效果不佳。最新的研究也发现,药物治疗似乎并不能阻止疾病向癌症的发展。”
老陈在消化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在普外二科实施了微创手术-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在随访中老李表示,烧心、反酸、呕吐症状没有了。
针对药物治疗的不足,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GERD的微创手术治疗,国外在上世纪50年代便提出以手术治疗来代替药物,手术治疗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根治疾病。90年代出现了腹腔镜技术,优点是微创、高效、安全、恢复快、复发可能性小等,患者几乎无痛,因此很快在欧美国家普及并大量开展。
黄迪宇介绍,目前已经完成了二十余例,根据随访的结果,术后症状均消失,不再需要服药,也几乎没有什么与手术相关的不适感。
对于没有诊断清楚且有类似症状的患者,黄迪宇建议先进行一些检查,最常用的是胃镜,但是只有50%的反流患者可通过胃镜诊断出,如果胃镜还无从判断,可在加检24小时食管监测,测一些食管中PH值(酸性大时就为GERD患者)或食管动态压力测定,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的就有可能是G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