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中国支架颠覆肠道外科百年历史
2005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手术室,中国第一例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正在进行。术者是该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蔡秀军教授,他带领团队鏖战了8个小时,汗水浸透了手术衣。最终,手术圆满成功,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但蔡秀军却并不满意,他关注到了隐藏在成功背后的技术“内耗”:手术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肠吻合的缝合环节上,一针一线耗时漫长,稍有偏差就可能带来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手术的初衷是微创,但耗时翻倍却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这违背了微创初心。”蔡秀军因此陷入了深思。针对这一痛点,他带领团队历时18年研制系列可降解支架,彻底解决了传统手术痛点,既实现“免缝合”吻合,又迭代实现“免造口”转流,将“两次多期手术”精减为“单次一期”,把漫长的3~6个月治疗周期压缩至约3周。今年6月,因产出以可降解支架为代表的系列临床成果,蔡秀军荣获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当代发明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