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APP “你别走!”这几个医生一把拉住他


“你别走!”这几个医生一把拉住他
2017-04-11 20:3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李文芳通讯员周素琴刘莲
“我要回家!不会有事的,有什么后果我自己承担!”午夜的邵逸夫医院急诊室内,一位病人从诊室“逃”了出来,嘴里还不停地嚷嚷要回家。
这时,急诊医生冲出来一把抓住病人:“你的病情有危险,不能回去!”
周围病人和家属齐刷刷地往这边看,这位医生为何硬拉着病人不让走?
病人坚持配药就走,多名医生苦苦相劝
这位试图逃走的病人叫老陈,今年40岁。那天,他觉得右边肚子胀痛,还有些恶心、呕吐,于是跑到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想配点药。
急诊医生发现老陈右上腹有压痛,眼白有点发黄,心里便明白了一大半:病情不像老陈想的那么简单,可能是胆道系统疾病。
要验血、做B超进行确认。果然,检验报告显示,老陈血白细胞已经飙到21.5x10^9/L(正常:3.5-9.5x10^9/L),肝功能异常、黄疸;B超也查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胆总管多发结石,提示是胆道梗阻引起的胆管炎。
当时老陈看上去精神疲惫,病情可能比较严重。医生赶紧解释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危险,病情恶化会很快,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但老陈觉得自己平素身体健康,以前也有过几次肚子痛,都是熬熬就过去了。“该不会是医生危言耸听?”老陈坚持配点药就走,医生怎么劝也劝不住。
可急诊医生明白,不能让病人就这样离开。于是,他立马喊来周鹏敏医师、蔡华波副主任医师和医院总值班全体出动,苦劝老陈住院治疗。
病情突变多学科连夜倾力救治
倔强的老陈还是没有一点要留下的意思。但是,接下来病情恶化的速度让他“招架不住”。
他开始大汗淋漓、反应迟钝、心跳加快。蔡华波医师判断:病情恶化了!这是感染性休克的前期表现,随时会危及生命。
最终,老陈同意留院治疗,可是病情急转直下:寒颤、高热、呼吸困难、神情淡漠、低血压……很快就命悬一线。
抢救刻不容缓!急诊抢救团队立刻与老陈出差在外的爱人电话联系,医院总值班签字,把老陈送入急诊监护室。
这时的他已经出现酸中毒,多脏器衰竭,只能靠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血压。
蔡华波医师和团队成员一边积极抢救感染性休克,帮他滤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及代谢废物,一边联系消化内科於亮亮副主任医师,紧急在床边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放置鼻胆引流管,从根本上解决胆管梗阻问题。引流管放置顺利,但老陈胆管化脓发炎严重,胆汁分泌减少,胆汁很黏,引流并不顺利,病情还在进一步恶化。
需要急诊外科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征得家属同意后,普外科严加费副主任医师、朱一平副主任医师为老陈急诊进行了手术。
经过多学科通力合作,手术顺利完成。说起这个案例,蔡华波医生感慨:“幸亏当时急诊医生极力劝阻病人回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肚痛非小事,可能会致命
蔡华波说,肚子痛很常见,但是背后的原因很多。有些引发腹痛的疾病非常危险,一定要重视,比如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是胆道淤积和感染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和腹痛。
肠道梗阻及淤积是导致急性胆管炎最重要的原因,而最常见的胆道梗阻原因则是胆道结石(28%-70%)、良性狭窄(5%-28%)以及恶性肿瘤(10%-57%)。
胆总管结石患者,如果有以下危险因素,要特别注意,比较容易发生重度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结石嵌顿、吸烟、年龄大于70岁、合并胆囊结石。年纪较大的人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要注意,这些人症状可能不典型,或许会延误诊断及治疗。
那么这种病情该如何治疗?即刻引流,抗生素保守治疗。若患者在最初的24小时保守治疗期间未能改善,需尽早实施胆道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