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科带头人: 方力争
地理位置: 门诊:1号楼2楼门诊南区; 住院:3号楼9-13楼
电 话: (0571)86006667 电子邮件:
[科室简介]
全科医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创建于1999年,是浙江省独有的在三甲医院成立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科医学科。2000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2005年成为省重点学科共建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严格评审,成为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学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5月,与美国密歇根州Genesys地区医学中心合作,建设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中美合作)。2013年成为浙江省全科医学技术指导中心。
[学术地位]
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学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浙江大学全科医学硕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单位
浙江省全科医学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省重点学科共建单位
[学科带头人]
方力争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专家指导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学分会委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华东组副组长。
[诊疗范围]
1.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2.无法确定健康问题或疾病所属专科的病人诊治; 3.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病的诊治; 4.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的评估与干预治疗; 5. 常规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健康评估;
科室主任: 方力争
科室副主任:陈丽英
科室主任助理:戴红蕾
专 家: 方力争 朱文华 陈丽英 臧国尧 戴红蕾 陈周闻 晁冠群
1. 下腰痛微创治疗技术: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腰椎间盘镜和脊柱微创操作系统(METRX X-Tube),在国内率先开展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移等疾病的肌间隙微创治疗,大大缩短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康复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极大提高了手术疗效。该技术的应用研究已在国际最顶级的骨科专业期刊《Spine》和《European Spine Journal》以及国内最权威的《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发表。
2.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对传统的手术技术进行了重大创新和改良,优化了手术过程,使手术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缩短到1.5~2小时,术中出血从2000ml缩短到500~7000ml,手术切口从30cm缩短到10~15cm,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该手术技术作为《骨科教程》在国内最权威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发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3. 腰椎滑移的治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先撑开后复位”的理论,极大改善了复位效果,避免了多余的手术操作,使整个手术过程更加流畅,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对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改善了手术效果。该手术技术在《中华骨科杂志》发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4. 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省:既往对于膝关节软骨的破裂缺省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我科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组织工程中心合作,在国内率先应用软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省骨科会议推广。
5. 关节镜技术:省内率先开展了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疾病、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半月板成形等,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度高等优点。
6. 人工关节置换:在美国专家指导下,几乎与国际上同步开展了髋部前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和康复快等优点,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7.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转移性肿瘤的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技术:通过微创方法将骨水泥注入椎体,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增加椎体稳定性、缓解患者脊柱疼痛。该手术技术国内领先,相关论文发表在《Spine Journal》等杂志上
8. 椎间盘造影:对可疑的椎间隙注入造影剂, 通过对造影图像、造影剂的注入量、诱发痛3个方面的观察, 以确定该间隙是否是疼痛的原因并进行外科处理。可明确诊断,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大手术、降低费用。
科室以“微创”为主导,以建设国内技术最先进、专业最齐全的微创骨外科为发展目标,将微创技术和微创理念全面应用于骨外科各个领域。目前科室的微创技术总体水平国内领先,是国内重要的微创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在国际微创领域也具有重要影响。
1. 下腰痛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康复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极大提高了手术疗效。其应用研究已在国际最顶级的骨科专业期刊《Spine》和《European Spine Journal》以及国内最权威的《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发表。
2.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对传统的手术技术进行了重大创新和改良,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该技术作为《骨科教程》在国内最权威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发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3. 腰椎滑移的治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先撑开后复位”的理论,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改善了手术效果。该手术技术在《中华骨科杂志》发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4. 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省: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组织工程中心合作,在国内率先应用软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省骨科会议推广。
5. 关节镜技术:省内率先开展,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度高等优点。
6. 人工关节置换:在美国专家指导下,几乎与国际上同步开展了髋部前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和康复快等优点,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7.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转移性肿瘤的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技术:该手术技术国内领先,相关论文发表在《Spine Journal》等杂志上
8. 椎间盘造影:可明确诊断疑难腰腿痛原因,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大手术、降低费用。
研究方向
技术研究
1. 下腰痛微创治疗技术
2. 胸腰椎前路手术
3. 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省
4. 人工关节置换
5. 关节镜技术
6.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干预
科学研究
1. 腰椎间盘纤维环强度与椎间盘内压分布和相邻椎体终板强度的相关性
2. IL-1β调控酸敏感离子通道在椎间盘细胞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3. ADAMTS-5在腰椎软骨终板退变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4. 氧化应激活化NLRP3炎性体/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在牵拉致多裂肌损伤性萎缩中的作用和机制
5. 椎基静脉孔与胸腰椎骨折椎体后上缘骨块或椎体内裂隙征的关系
6. 胸腰椎骨折椎体后上缘骨折块形成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7. 氧化应激介导的NALP3炎性体相关信号通路活化在腰椎后路术后多裂肌损伤性萎缩中的作用和机制
8. 牵拉致多裂肌损伤和萎缩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科教成果及获奖
学科目前已主持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卫健委行业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国家重点医学视听教材1部。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大奖: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Epworth医院外科主任 Richard N de Steigerr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骨科研究所主任,教授 Ming Hao ZHENG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骨科主任 Gary Botimer, MD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 Montri Daniel Wongworawat, MD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物力学教授 Michael A. Adams, M.D.PhD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物学教授 Patricia Dolan, PhD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Wayne K. Cheng, MD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 范顺武教授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运动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施培华教授
学科每年接受国内外访问交流学者近60人,出国学习5-10人。科室成员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并在各项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和发表演讲。并与国外先进医疗中心如美国罗马琳达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梅奥医学中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