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输血又造血”,全方位助力共同富裕,看浙大邵逸夫医院如何破题

2022-10-24 207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20221020

台风天,下午5点多,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在舟山普陀虾峙岛上突发中风,口眼歪斜。卫生所的医生蒋秉学戴上一副5G+AR眼镜,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下沉到普陀医院的医生何洋发起会诊。

此时的何洋正坐在行驶在舟山大桥的车辆上,他掏出手机,实时看到了患者的神情、体态,初步判定为脑卒中,当即要求先口服溶栓药物,再从岛上转运。

借助这套由浙大邵逸夫医院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急救系统,又一位患者跑赢了时间。让山区海岛的基层百姓也能便捷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助力医疗共富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述,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在基层。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民众更有靠,浙大邵逸夫医院进行了系列创新性的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线上线下联动,输血和造血并举。

党建引领 助力共富

国庆节前后,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73个党支部分别奔赴杭州市,缙云、江山等全省各地辖区、街道、乡村,与省内外106个街道乡村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享服务提升活动:以健康科普行、公益义诊行、健康筛查行、经济帮扶等形式,为全省各基层提供连续性、可及性健康服务及助农活动。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医院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战略要求,以党建引领医疗共富为新使命,多措并举推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医院不断探索,以期让基层民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为新时代山区海岛等地共同富裕提供鲜活样板。

技术骨干下沉到山海

邵医模式输出到周边

每周四天,梁岳龙都会来到舟山普陀,他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同时又是浙大邵逸夫医院驻普陀分院常务副院长。从20216月进驻普陀分院后,梁岳龙目前已经跑遍普陀辖区的大小岛屿。

他来之前,普陀医院在肝胆胰方面的微创手术几乎是零。将近一年半过去,他带领普陀医院微创外科团队完成微创外科手术300多例,其中,肝胆胰微创外科手术30多例。

最重要的是理念的改变,以前他们觉得很多手术不能实施微创,现在基本已经接受微创外科的理念,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也快。

这一年多来,包括梁岳龙在内,浙大邵逸夫医院12个科室的20多人次专家先后长期下沉到普陀,他们为普陀医院带来高精尖诊疗新技术20余项,切实提升海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而如何提升基层急救水平,一直是蔡秀军院长思考的议题。在龙游,去年开始,浙大邵逸夫医院在龙游县医院启动了医共体+数字急救预防性急救筛查村村救项目。通过推进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打通急救最后1公里,做到早防、早筛、早治。当地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为首的常见致死性疾病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升。

基层急救非常重要,一些急症患者正是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才丧失生存机会。蔡秀军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的推动下,浙大邵逸夫医院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基层急救能力,包括率先在省内落实省编县用急诊人才引进模式、派驻急诊专家长期驻点基层,通过高素质急诊人才手把手培训基层医生,不断提升基层急救水平。

技术骨干下沉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基础的一环节,浙大邵逸夫医院还通过首创潜力医师导师制培养制度、设置博士工作站”“全科医生工作站等新思路,为全省培育出大量基层医疗骨干。除了技术输出,浙大邵逸夫医院还输出邵医管理模式,医院先后与省内外25家医院建立紧密帮扶机制,开展管理深度帮扶、深耕文化内涵建设构建医联体+医共体服务新格局,全方位打造一批具有辐射作用的县域医共体龙头医院,带动基层及周边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借力5G技术

随时随地云会诊

输出人才、技术和管理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助力共富的线下布局,而触网、上云、推AI则不断延伸着优质医疗服务共享时空边界。

前段时间,一位年轻患者因高空坠落被送到普陀医院,全省多处受伤,颌面骨骨折、盆骨骨折、肾脏受损,出现失血性休克。

这个时候,需要找出关键性出血部位进行紧急处理。在现场实施急救的何洋当即启用5G+AR系统,向远在杭州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发起云会诊,利用AR眼镜将现场急救场景实时共享,实施沟通。

在洪玉才的指导下,最终发现最容易被忽视的颌面骨骨折是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关键,何洋迅速采取了治疗手段,患者病情很快被控制。

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历时半年牵头研发的“5G+AR”高科技急救系统,基于该系统,基层医生可佩戴AR设备,向省级专家发起远程云会诊,省级专家通过AR设备上传来的实时画面身临其境为救治患者提供医学指导。

无论专家是在医院还是路上,都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指导。洪玉才说。

急救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是最重要的。何洋说,在基层急救中,医生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综合判断,这套5G+AR系统在这方面非常有优势。此外,在舟山共富方舟上,出海的轮渡哪怕失去网络信号,这套将人工智能急救系统植入的5G+AR系统也会发挥作用,AI医生将时刻保障出海船员生命健康。

这套急救系统目前已经在全省14个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它还可以在非急救病例的诊断中,发挥作用。

在普陀的六横岛,一位老人出现双手颤动两三年之久,一度被诊断帕金森症,服用药物也没有改善,一次到六横岛卫生院看诊时,医生利用5G+AR系统向浙大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发起远程会诊,在专家的指导下,医生完成医学查体,最终发现老人不是帕金森症,而是特发性震颤,对症处理即可。

智慧医疗能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在浙大邵逸夫医院的领航下,一张辐射全国的云诊疗网络正在形成。20154月医院在全国最早上线邵医健康云平台,目前已接入浙江省11个地区3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并推广应用至全国31个省市区70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患者3亿人次。

“AI”赋能,打造医学大脑,破解省级与基层医疗诊断鸿沟,也是浙大邵逸夫医院的金点子。医院通过整合优质海量样本,自主开发人工智能辅助角膜病诊断模型与系统,研发自动识别增强CT影像中的肝占位并进行良恶性鉴定、疾病分类的人工智能肝癌诊断系统,建立基于AI的重大慢病全程监测技术研发和平台等系列多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推动提升医疗诊断准确率和基层慢病全程检测管理能力,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智能方案。

推动造血工程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线上线下联动为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插上了翅膀,但蔡秀军的眼光放得更长远,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优质共享,我们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为帮扶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就是浙大邵逸夫医院的造血工程。这项造血工程不仅惠及省内,更是辐射全国。

在龙游,下沉到此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科医生对当地的村医、网格员等进行同质化急救培训,建一支留在村民身边的院前急救医疗队伍。

在武义,浙大邵逸夫医院注入资金千万打造浙中微创医学中心,积极开展各类微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将武义分院打造成辐射周边的浙中微创医学高地。

在德清,医院与政府共建健康中国示范县,并逐步建立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推出基层全科医生级联培养新模式。

在江山,浙大邵逸夫医院帮助江山市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乙,并与江山市政府共建三省边际医疗高地医院,将山区医疗帮扶的成果共享到周边省份,以省内健康共富推动周边省域健康共富

在广袤的新疆,浙大邵逸夫医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正式启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由浙大邵逸夫医院主导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运行和管理,目前首批20余位专家已入驻阿拉尔。

助力共同富裕,浙大邵逸夫医院并不局限在医疗服务领域发力。

隔段时间,来自丽水缙云优质新鲜的高山农产品就会搭乘冷链车,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下沙两大院区的食堂,被员工选购一空。

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医疗帮扶基础上,探索出的山区帮扶新业态,它以扶持薄弱村集体增收为目标、以农产品购销帮扶结对着手,帮缙云七里乡开了村集体和农户的致富之门。

如何让健康为共同富裕加分,需要有思路、有方法,浙大邵逸夫医院一直在探索,推陈出新,最终希望为助力全民健康发展战略、为浙江推进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这是蔡秀军的期待,也是浙大邵逸夫医院一直努力的方向。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