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51位“大白”50余天奋战后再团圆!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沪方舱、血透医疗队今日凯旋

2022-06-01 1931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2022531

英雄凯旋,欢迎你们回家!”531日,在鲜花与欢呼声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又迎来了一场大团圆

 

继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核酸检测机动队凯旋后,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援沪血透医疗队共51位队员在大家长俞云松教授的带队下,圆满完成援沪重任,平安归来!至此,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沪医疗队共343位队员已平安归队”332位,另有援沪重症医疗队11人仍在上海坚守。

从阳春到盛夏,历经50余天的奋战,援沪方舱医疗队49位队员先后接管上海临港方舱2个舱区3个舱位,共收治患者1632人,将邵医人的专业、温情与力量诠释得淋漓尽致;援沪血透医疗队2位队员与队友并肩作战,为上海血透病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向所有援沪队员们的平安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医疗队舍小家为大家的全情付出、对各科室的鼎力配合、对家属们的倾情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说,邵逸夫医院多支援沪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援沪各项任务,为上海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展现邵逸夫医院和浙江医护的优秀形象,践行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能造“样板房” 能补“心灵窗”

43日正值清明假期,由浙大邵逸夫医院牵头,浙江省中医院、绍兴卫健委所属医院共同组建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疗队四队抵达上海,即刻投入临港方舱医院病人收治准备工作,同时,这支医疗队还双边作战承担上海部分区域核酸采样重任。

以浙江省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成员、浙大邵逸夫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教授为队长,四队上下团结一致,发挥出众的专业水平,保持昂扬乐观的心态,克服了时间紧迫、环境陌生、资源有限等重重困难。他们既当工程师,又当保洁员,对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三区进行全面检查、加固、密封、打扫、消毒,不仅亲手将毛坯房打造成了公认的样板间,还利用整休时间制定了完善的医疗工作制度、酒店驻地管理制度和防止职业暴露等制度,分批多次强化院感防控培训,用最短的时间为顺利开舱收治病人做好了万全准备。

47日凌晨2点,四队顺利开舱,当天就满员收治。自那一刻起,直至521日上午休舱,49个日日夜夜,方舱医疗队顶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队员们互帮互助,用专业和敬业守护着每一条生命。

队员们得知一位东北大姐吃不惯米饭后,总在饭点四处为她留意多余的馒头;他们细心观察到一位大伯血糖不稳定后,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耐心示范胰岛素笔注射要点,缓解了患者的焦虑;他们为舱内焦虑不安的患者组建专门的心理疏导小组,为年幼的宝宝轮流当临时妈妈,帮上网课的学生们布置网络、打印资料,陪年长的患者唠家常……在方舱的日子里,队员们和患者几乎成了一家人般的存在。

他们说:病毒无情,友爱长存。尽己所能,让这些和我们一样离开家的人,感到温暖、安心。

 

维系“生命线” 苦累都值得

临港方舱以北约30公里,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血透室护士王晓萍、周鑫在这里执行援沪血透任务。两人跟随浙江首批援沪血液透析医疗队于42日出征,先是紧急驰援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透室,后又进驻浦东医院接管的临时血透中心。

两人从事血透工作分别已经12年和8年,由于专科性质,很少被外派支援。这次上海急需血透专业人员,他们立刻报名参加了。在这里,他们戴三层外科手套也能从容地进行内瘘穿刺;面对第一次接触的血透机型,经演示一遍就能迅速上手实操;两顿饭间隔九到十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患者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表达着感谢,他们的认可让我们觉得这场双向奔赴是多么值得。

 

前线后方“一条心” 光荣属于每位奉献者

援沪期间,队员们并肩作战,彼此温暖。队员仇晓斌最牵挂的是女儿蜜蜜,没能陪伴蜜蜜度过五周岁生日,她很愧疚。组员们知道后,集体在方舱内为小女孩录制了一段特别的生日祝福视频。队员间的小感动,在方舱内比比皆是。

此次援沪任务时间久、任务重,出征的邵医人不遗余力、不屈不挠、不辱使命,展现了专业、拼搏的形象,传递了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邵医理念,还离不开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和各位邵医家属的全力支持。

近两个月时间里,医院大后方是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让援沪人员安心,一头让医护家属放心。医院全力保障前线物资及队员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及时根据前线队员们的不同需求进行物资补给,常态化邀请心理专家为队员们进行线上疏导或点对点服务,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医院还及时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提供一对一帮扶,应对各种不时之需。

 

通讯员 李文芳 记者 柯静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