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在线 6年前罹患肝癌 无法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又失败 怎么办? 换家医院试试!最后他在这里绝处逢生

2020-09-23 4580

 

文章来源:浙医在线   2020921

 

早上6点,60岁的张海(化名)起床。厨房里定时熬制的小米粥已飘出粥香。

 

吃完早饭,张海出门送大外孙上学,然后去家附近的菜场买菜,准备午饭。

 

清炒西蓝花、葱油鲫鱼、丝瓜蛋汤,吃完中饭,张海刷刷手机看看新闻,午休了一个多小时。

 

下午,去学校接回外孙,张海开始张罗晚饭。待一家人吃完饭,时间的指针已指向晚上7点。换上一身运动行头,张海和老伴步行到家附近的钱塘江边散步。

 

这样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子,对于张海来说,“是重生,每一天都像是赚来的。”

 

虽然已时隔78个月,张海依然忘不了自己被确诊肝癌、被医生告知无法手术时的绝望,更忘不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首创的蔡氏ALPPS”技术,给了他绝处逢生的希望。

 

无法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又失败 54岁遭遇肝癌的他何去何从?

 

张海是杭州一家公司的工程车司机。20143月,54岁的他在帮工人一起干活时,突然感到肝区阵阵疼痛。这让有着20多年乙肝病史、一直没好好坚持吃药治疗的他十分紧张,没敢耽误,直奔医院。

 

“右肝有两个结节(肿瘤),考虑肝癌。”检查报告给了张海当头一棒,“当时听到这,整个人都蒙了。我马上想到了我妈妈,她也有乙肝病史,58岁那年因为肝癌去世。

 

肝癌的治疗,最推荐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在随后的检查中,医生发现,因为张海有20多年乙肝病史,肝硬化严重,如果直接切除病肝,他体内正常肝脏体积将不能满足体形较为高大的张海维持生命的需要。

 

根据张海的病情,医院推荐他接受介入(TACE)治疗,这是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一年半时间,张海先后两次接受了介入手术,可遗憾的是,右肝肿瘤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快速增大了。

 

彼时,张海的爱人终日以泪洗面。倒是张海,显得异常平静,静下心来思考,不能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又无效,后续治疗该何去何从?

 

思忖再三,张海决定换一家医院寻求生机。经过一番综合考虑,他最终选择了邵逸夫医院,一来离家近,二来早就耳闻这是一家以微创见长的医院,或许治疗上会有机会。

 

这是一个对张海来说关乎生命的赌注。能不能翻盘,就看这一次了。

 

邵逸夫医院普外科蔡秀军教授团队接诊了张海,为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张海肝硬化严重,我们对他的肝脏CT进行三维重建并计算出完全切除肿瘤后剩余肝脏的体积,结果发现他的预计剩余肝脏的体积小于30%,也就是说,他术后发生肝衰竭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这是肝切除术的禁忌。这就意味着,他只能放弃手术或者耐心等待肝移植,但是由于供体肝源紧缺,等待肝移植是一个漫长而未知的过程。蔡秀军教授表示。

 

绝处逢生 等到手术机会 “蔡氏ALPPS”技术破解手术禁忌

 

第一次听医生说起“蔡氏ALPPS”技术时,张海有些恍神,在这之前,他从没听说过也不了解这个技术。而当医生说,蔡氏ALPPS”或许可以让他重新拥有手术机会时,张海的眼睛亮了,如同一个身陷绝境的人看见了希望与光亮。

 

在医生的进一步解释下,张海知道了“蔡氏ALPPS”技术是蔡秀军教授首创的,完全腹腔镜下采用绕肝带捆扎替代肝脏切断的二步法肝切除术,它缩小了手术的禁区,尽最大可能让患者获得肝切除手术的机会,有效减少术后肝衰竭、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无法手术的根源是切除病肝后体内剩余肝脏体积不能满足生命所需。但只要我们实现让患者体内健侧的肝脏快速生长,在短时间内达到手术指征,患者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蔡秀军教授说,蔡氏ALPPS”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相比较于传统的ALPPS方法,蔡氏ALPPS” 通过使用绕肝带替代了左右侧肝脏切断分离来阻断左右肝的交通血流,使第一次手术后肝切面容易发生胆漏这一并发症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两次手术都是在腹腔镜下进行的,相比以往的开腹手术创伤更小,减少了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打击,从而减少免疫低下导致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的降低。而且患者早期快速地康复,能其更早地接受其他抗肿瘤的辅助治疗。

 

“都听你们的,手术就交给你们了,我积极配合。”张海信念笃定。

 

手术分两期进行。201523日,张海接受第一期腹腔镜手术,蔡秀军院长用一根绳子将张海的左右肝实质交界部捆绑起来,有效地阻断左右肝脏之间的交通血流,并避免了第一期手术后胆漏的发生。

 

术后第9天,张海的健侧肝脏增大了52%,已达到剩余肝脏体积超过40%的要求,他接受了第二期手术,在腹腔镜下,蔡秀军院长解开绳子,用自创的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顺利将全部肿瘤完整切除。

 

如今,距离手术已过去了5年多,张海的复查一切正常,实现了临床治愈。而经过这些年的临床探索,蔡氏ALPPS”不仅成为肝硬化需要大范围肝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治疗福音,也破解了不能做大体积肝切除的困境,病人无需苦苦等待肝源进行肝移植。从经济角度讲,蔡氏ALPPS”手术的费用是常规肝移植手术费用的30%,大大减轻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蔡秀军教授(左一)正在手术 医院供图

 

致力于肝癌的全程精准微创诊治

让肝癌患者不仅“活下去”更要“活得好”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何让肝癌患者的治疗更精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近年来,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团队在肝癌的微创治疗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探索,研制出供腹腔镜使用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创建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切肝技术,解决了术中出血和胆漏的难题;创建了腹腔镜区域性血流阻断技术,切肝前仅阻断切除侧肝脏的入肝和出肝血流,既解决了肝切除术中出血和气体栓塞的难题,又避免了保留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胃肠道淤血。

 

 

截至目前,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已完成了上千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一些重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大范围肝切除比例为58.4%(文献报道:17.6%-42.0%),术后出血发生率0.4%(文献报道:0.2%-1.1%),术后胆漏发生率0.8%(文献报道:1.2%-1.5%)。

 

此外,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团队根据肝癌精准化诊治、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理念,提出了肝癌全程精准微创诊治思路,逐步构建了一个基于现代外科技术、人工智能(AI)、分子基因研究,以精准诊断及治疗为目标的肝癌综合诊治研究方向。

 

“希望在全程精准的微创诊治下,有更多肝癌患者不仅可以‘活下去’,更能‘活得好’。”蔡秀军教授说道。

 

孜孜不倦攻克微创外科医学难题 中国方案为国内外学界称道

 

微创外科技术是邵逸夫医院的“魂”。自建院以来,邵逸夫医院就致力于微创外科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目前,邵医夫医院的腔镜手术量及机器人手术占医院总手术量的80%以上。

 

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主持制定了首个中国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操作指南,也是邵逸夫医院微创技术运用最为广泛的科室。

 

在学科带头人蔡秀军教授的带领下,通过技术创新、器械研制,拓展了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推动了腹腔镜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蔡秀军教授首创的国际首款专门用于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器械、成功研制可降解肠吻合支架,解决了腔镜下空腔脏器吻合的难题,更是为国内外学术界称道。

 

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是蔡秀军教授的首创发明。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公认的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一直难以开展。蔡秀军教授研制的供腹腔镜使用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具有剥离、电凝、切断、吸引等多项功能,术中不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切肝效率高,同时创建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切肝技术,使用该器械解剖出深埋在肝实质内的管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术中出血和胆漏的难题。“以前,微创手术只能依赖进口器械,现在有了自主研发的产品,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蔡秀军教授说。

 

“可降解肠吻合支架”的成功研制,是蔡秀军教授和普外科团队的又一次创新发明。

 

“在2005年,我们做第一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做了近10个小时,当时消化道吻合重建完全靠手工缝合,每缝一针要花十几分钟,不但费时费力,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很高。那时就想,能否发明一种少缝合甚至不缝合并且操作简单易学的方法,缩短手术时间。

 

蔡秀军教授和团队联合科研单位着手研发、试验,最终“可降解空腔脏器吻合支架”诞生。使用这种小而精的器械,团队建立了免缝合支架法空腔脏器吻合技术,提升了空腔脏器吻合效率,还实现了这种支架的体内降解。该操作简单易学,容易惠及基层医院,服务更多患者。目前,这种“吻合支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等支持。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 潘雷 监制 徐芳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