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进修有感

2014-01-29 11733


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进修有感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邵逸夫医院的鼎鼎大名,一所年轻的医院,但却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医院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首家通过国际JCI认证的医院。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的长期合作使医院的科研、临床、教学自建院以来就一直处于国内先进的行列。每年有大量的外籍医生前来参与讲学、临床探讨和科研合作。同时也有来自美国,德国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实习生参与实习进修。

一位曾在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学习的同事得知我正处于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阶段,遂强烈推荐心内科周斌全老师。经同事引荐,周老师很爽快地点头答应,所以有幸来到心中无限向往的邵逸夫医院学习。

20139月,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邵逸夫医院。高耸的住院大楼,整洁明亮的候诊大厅,干净的防滑地板,现实的景象跟想象中的现代化医院完美的重叠了。报到的流程简单迅速,发了两套白大褂,让我感觉挺新奇的是白大褂旁边开了两个侧孔,工作牌是可以拉伸的,这两个细节给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是在后面的工作中才慢慢体会到的。

在心内科,我发现科室的70余张床位并不是按传统病房的1-70号排序,而是按区块划分,病历夹也和传统的医院不同。白大褂里面直接穿着洗手衣的医生在病房穿梭,这令人想起了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展现的场景。让内地的患者能享受国外水平的医疗待遇,这是邵逸夫先生办院的初衷。在医院的第一天就开始体会到正是这个初衷使得邵逸夫医院从每一个细节开始都追求更好,更先进。

第二天早上740到医生办公室,惊奇地发现只有一个医生在,难道大家都习惯踩点迟到吗?有一位住院医生主动与我打招呼,告知今天是星期四,在二楼的学术报告厅有内科片区的Teaching Case ,可以去听一听。立即冲到报告厅,发现全场早已座无虚席,只有大厅后部还有仅存的一点空间可供站立。只听到最后的10分钟内容,老师讲得非常精彩,内容贴近临床实际,又结合发展前沿,有很好的启发性。此后我很少错过周四的Teaching Case。后来知道原来周三早上7点还有全院性Grand Round,再加上心内科周二上午的小讲课,周四下午的心电图讲座,算下来每个月光是全院及科室组织的固定的理论学习就有16次之多。这可能是我以前一年参加的学习次数了。而每次学习的内容之充足、前沿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年轻的邵逸夫医院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持续、高速发展。

在心内科的时间长了,感觉这里的医生普遍很年轻,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知识面很广,在科研方面,都有很深的功底。每次向他们请教问题,都能给你满意的答案。年资最高的鲁端老师,却没有一点大教授的架子,无论你请教什么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非常亲切。每天早晨,鲁端老师照例捧着一本医学杂志,静静坐在办公室窗边,这已经成为科室的一道风景。晨交班时,科主任和几位Attending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听交接班,FellowResident则是坐在旁边,不像传统医院站着交接班,更像是在开家庭会议。

遇到我的导师是我一生之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导师对我的学习进展非常关心,对科研中碰到的问题总会帮我解答。更让我感动的是导师经常会在周六、周日或下班休息时间主动打电话给我,询问我论文的进展,帮我整理科研设计的思路。而一想到老师勤奋的身影,做手术时清晰的思路、规范的操作、麻利的动作,不由得心生敬佩,我自己在工作及科研中也不好意思偷懒。现在,查阅资料已经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来邵逸夫医院进修有4个月了,每一天都很充实,是充实而不是简单的匆忙。脱离了原有的束缚,在一种轻松或者说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而不是简单的工作。那种感觉又回来了,那是大学时的感觉,一切都是新奇,一切充满希望,一切皆有可能。当我埋头在图书馆的文献之中,当我在病人床头倾听他们的诉说,当我和科室的同事一起观摩介入操作,我怀着的不仅是一种虔诚的心情,更多的是一种珍惜的感觉,因为,在很多年后,这一段邵逸夫医院进修的日子必然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李俊  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