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我能做什么?
一、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在肾内科诊室里,沈先生拿着新到手的体检报告书,在咨询医生:
“医生,你看这个指标,叫……血肌酐,去年体检就升高,没去管它,今年还是高。这是什么东西?我生病了吗?”
“是的,你也许已经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了。”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呢?我觉得我精神状态挺好,能吃能睡,大小便也没问题,为什么就说我生病了呢?”
的确,沈先生是“病”了,诊断叫“慢性肾脏病”。
那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呢?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将身体产生的或者吃进去的各种垃圾以及多余的矿物质和水份等,收集起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以此维持体内环境的清洁和稳定。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垃圾处理中心”。
当我们的肾脏有结构上或者功能上的异常,影响它正常的工作,并且这种异常持续存在,超过了3个月不能恢复,我们就称它为“慢性肾脏病”。这些异常在检查里,可以表现为尿常规中有“尿蛋白”,血肾功能检查中,血肌酐或者肌酐清除率升高,B超,CT等检查提示肾脏大小结构有异常等等。
二、慢性肾脏病会有些什么表现呢?
肾脏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有下肢水肿,“一按一个坑”;小便时看到“泡泡”,而且不易退散;可以表现为血压升高,或者感觉疲惫;有些很晚期的患者会发现小便量减少;影响呼吸,胸闷气急。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没有特异的症状”,上述这些表现在很多其他疾病中都可以出现。
而更多的人,在早期也许什么表现也没有。正如沈先生,能吃能睡,不痛不痒,似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那为什么医生还是要把它称为是一种“病”呢?
三、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我们身体的“垃圾处理中心”是非常庞大的,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生产车间”,称之为“肾单位”。刚开始一点损伤,并不会非常致命,身体可能都感受不到;哪怕损失一半的“生产车间”,也足以维持身体交付的工作任务。但它又是脆弱的,很多时候,肾脏损伤不可逆转,就像在下坡中滑落的汽车,现代的医学还没有办法让它回头。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早期发现,在汽车加速下滑的时候想办法刹车,延缓汽车坠入我们称之为“尿毒症”的悬崖。
尿毒症,正式的名字叫“终末期肾病”。这个时候的肾脏完全停止了工作,我们的体内积蓄了各种垃圾和多余的水,无法排出体外。有一些替代肾脏的方法,比如肾脏移植,或者利用人造的肾脏---血透机进行“血透”,或者将透析液灌进肚子里,借助“腹膜”进行“腹透”。且不说巨大的社会经济代价,这些手段毕竟不能完全替代肾脏的功能,对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可是,到了这个地步,怎么办呢?医生和患者,都是无可奈何。
为了避免这样无奈的境地,我们不得不将战线往前推。
或许有些人,在庆幸,或者侥幸:我还远远没有达到“尿毒症”的程度,还看不到那悬崖的边呐,也许,掉不下去!
不能掉以轻心!而且现代医学,通过大规模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脏病很早期的时候,就已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它让我们的心脏变得肥厚,逐渐导致心脏衰竭;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后都死在心血管疾病上。排不出去的钙和磷会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钙化;甚至因为广泛的小血管钙化而使组织坏死。此外还造成贫血;慢性肾脏病人群中骨质疏松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最终它导致了更高的死亡率,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慢性肾脏病,与其说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病”,不妨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不良状态。看似没有症状,不痛不痒,正是其可怕之处。在中国,约有一亿二千万18岁以上成年人处于慢性肾脏病状态,而其中仅有12.5%的人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
不管知道或者不知道,它都长期伴随着我们,干扰我们的生活,甚至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需要一起,认识它,干预它,从而更积极地面对它。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